擴散板這東西有公式可以算的,叫做「二次餘數擴散」,
公式為:「Hn=(聲波波長/2N)Sn」
[名詞解釋]
H是每一個的深度(例,H1就是第一格,n就是第幾格)
N則是所設定的格數(自訂,一般常見的是7、19、21)
Sn是「n平方除以N的餘數」(例,設定是7格,第5格就是5平方再除以7,等於3,餘4;4就是我們要的餘數,也就是Sn)
聲波波長則是「要擴散的中心頻率的波長」,34000/該頻率,單位是cm。
[效果]
這公式的好處是可以做到更寬廣的擴散頻率,從中心頻率向上到(N-1)倍,向下則是半個倍頻。
每格的寬度(窄)可算出擴散板的中心頻率,要擴散1000Hz的話,波長是34cm,半波長就是17cm,
所以17cm寬的設計,擴散中心頻率就是1000Hz。
再做成7格的設計的話(N=7),理論上可影響500Hz~6000Hz的頻率,相當可觀。
這裡可以看出,「深度跟寬度」是互動的,皆受到中心頻率之影響。
擴散板的高度倒是跟擴散頻率沒有關係。
===
阿德那個擴散板,N=5,可算出每格的深度應該是「(中心頻率聲波波長/10)*Sn」,S1~S5分別是1、4、4、1、0,所以第1格深度會等同第4格,第2格等同第3格,第5格則沒有深度。
很明顯的,這個擴散板不是照二次餘數公式做出來的...............................
===
提供一個我自己的心得:
http://www.myav.com.tw/vbb221/uploa...=&threadid=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