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jiunnn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730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之前這邊大大提供的連結,不過測的是一般 VGA 接頭,反正也可以順便參考啦...
....
....
....
1. Hercules 做的 8500 比 ATi 的好 。
2. NVidia 已經不是以前的 NVidia 了...
3. 網站上有實際量出來的波形,沒理由不相信。

哈哈!
我自己親身的經歷,G550用D-Sub接sgi 1600SW的畫質,
還沒有我用ELSA 921DVI的D-Sub接sgi 1600SW好勒!
不過這樣一講,又會引起畫質大戰了,還是避嘴好了。
在D-Sub的世界裡,換不同的卡、線、螢幕,都會有不同的效果,
有些人就是以調整這些變數為樂的,哈!

就D-Sub輸出而言,其實懂電路的人就知道畫質是卡在
RAMDAC的轉換電路及D-Sub線材上,
MATROX GXXX系列一直以來就是在RAMDAC上佔了不少優勢,
但反過來想想,為了得到穩定清晰的RAMDAC轉換品質,
它的速度是不是也因此而受限了!

但是使用DVI-D純數位輸出後,訊號的輸出就只有
CPU(D)->顯示卡的加速處理(D)->TMDS數位編碼(D)->DVI-D線(D)
->TMDS解碼(D)->面板控制電路的DAC顯示電路(D/A)。

除了面板那一關外,其他的路徑都是數位傳輸了,
就像硬碟、滑鼠、鍵盤、印表機等的排線一樣,
在正常的條件下,除非排線故障或受到嚴重的訊號干擾,
不然你用不同的排線依然會得到相同的傳輸資訊。
並不會因為你換了更貴的線就會得到不同的數位傳輸資料!
這是靠類比電壓來傳送的D-Sub所做不到的。

也就是說用DVI-D傳輸後,在面板前的傳輸品質,其訊號
可以藉由畫質的調整得到一樣的品質。

換句話講,就是只要你是使用同一台螢幕,
那不論你用那一家的DVI-D顯示卡,
都應該可以調整改變顯示卡的預設值而得到相同的畫質表現。
唯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顯示卡可以讓你調整的幅度有多少?
如果連純數位的調整都無法做到一致,
那我就真的很懷疑,用PC可以做到何種程度的印刷出版品作業!

講到這裡,我自己也很好奇,為什麼從來就沒有一家雜誌肯將市面上
可取得的DVI顯示卡接DVI螢幕作一個大評比?

若有雜誌的相關人員看到此篇文章的話,不妨可以考慮看看,
相信一定會有很大的銷路的,嘻嘻嘻!

以上是小弟的個人心得,若有錯誤,歡迎大家指正!

....
舊 2002-06-28, 07:36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unn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