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 Member
|
台灣約有八種常見的種類,即德國來的小強(德國蟑螂)、美洲來的小強(美洲蟑螂)、澳洲來的小強(澳洲蟑螂)、棕皮膚的小強(棕色蟑螂)、有花斑的小強(花斑蟑螂)、威脅潛伏的小強(潛伏蟑螂)、灰皮膚的小強(灰色蟑螂)及土生土長的小強(亞洲蟑螂),前四種是住家最常見的(可見咱們家早就被西方列強攻陷,瓜分租界了)。
德國來的小強
一種小型小強,公共場所最常見到。身體呈淺竭色,翅膀前端的頭上有對平行的褐色條紋。喜歡溫暖潮濕、溫度高於21度的地方,可怕的是全年皆可生長(跟咱們很像嘛)。德國來的小強常藉由傢俱、貨物紙箱或旅行箱等攜入新環境而孳生。畏懼突來的強光(典型見光死),當在夜間活動時突然被光照射會立刻逃到黑暗處躲藏。據說愛吃油脂的食物(我常在不乾淨的電影院,看到有細小黑影在前方座椅游移,想來就是牠了)。
美洲來的小強
是小強裡體型最高大的一族,約有5公分長。赤褐色,頭及頸後四周有黃邊。特別嗜食甜食及啤酒(x的! 比我還享受),也愛吃澱粉甚至漿糊,因此常在餐館、食品工廠、食品店、麵包店及飲料空罐中發現。容易躲藏的地方為廁所、垃圾堆、排水溝、下水道等。
澳洲來的小強
在許多地區都是主要的家居型小強(肯定巨蟹座的)。前翅前緣有黃色縱帶,極易辨認,其數量遜於美洲來的小強。牠的棲息場所和美洲來的小強相仿,不過食性據說是吃素(@#$%%#$^)。
棕皮膚的小強
比美洲來的小強更喜歡較高溫的場所,兩者外形近似,常被混淆。體型比美洲來的小強略為矮小,翅膀前端有兩道淺色的條紋橫繞至腹部。牠們喜歡乾燥的地方,如天花板、燈具、家具、電器等地方,尤其是有粗縫的電視機裡經常發現牠們的足跡。
土生土長的小強
這種體型中等、顏色偏深黑的小強也有增加的趨勢。很多人認為牠們是最惹人討厭的小強,因為牠們能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味道。喜歡黑暗潮濕的地方,所以也有人叫牠們「潮蟲」。春秋兩季是牠們最活躍的時候,喜歡出入在下水道、地下室、牆壁夾縫等處。
──資料來源: 我的巧手DIY No.5 暑氣全消特刊號
__________________
還記得小時候,作文簿上的志願
那天真的幻想,如今都到哪裡躲藏?
──「我」五月天•阿信
「If you believe in your soul and music, don't be afraid.
If you are afraid, believe your soul and music.」He said.──CHEER'S NOTE 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