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這時候,卻有一個不知名的下層軍官提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方案。
因為在諾曼地登陸前,盟軍在英國沿岸和歐洲大陸沿岸進行了一系
列大規模的資訊迷惑戰,使德軍不知道盟軍最後登陸的地點是在諾曼
第,沒有重兵部署在諾曼第,諾曼地登陸時盟軍沒有受到有力抵抗
,從而確保了登陸的成功。從1944年中到1945年初,德軍的V—1和V—
2導彈曾給倫敦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力損失,盟軍同樣是用資訊迷
惑的方法使德軍把倫敦的定位目標偏移了40公里,從而避免了更大的
損失。這次兩次成功的資訊戰都運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特別是電子技
術,當然,其中盟軍的間諜人員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這個下層軍官由此想到是否能再次使用資訊迷惑戰來迫使日本投降
呢?即用假資訊的方法讓全日本相信美軍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給日
本國民以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震撼,造成恐慌,喪失其鬥志。迫使日本
政府投降。
這個方案提出時,受到了大量的譏笑和嘲諷。有些人甚至說他是美
國軍方內的白癡。但是,當使用與不使用原子彈的爭論沒有結果時,
科學家和軍方人士又想到了這個方案。並且經過一系列研究討論和可
行性分析,認為這個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因為當時的日本實際上已經
成了一個孤島,與外界聯繫的途徑已經很少,而且日本的通訊已經被美
軍完全監聽。各個地區的通訊的損害程度也相當大,可以說,美軍完
全有能力控制日本各地間的通訊和消息以及新聞系統,甚至在某種程
度上來說,美軍已經控制了日本的喉舌而日本只剩下耳朵了。美軍有
能力向日本政府和國民發佈大量的虛假恐嚇消息而日本卻難以辨別其
真偽,絕大多數的日本人會認為是真實的消息。
經過充分的探討和論證,大多數科學家接受了這個建議,軍方人士
最後也勉強同意這個計劃,但是,軍方與科學家達成的協定是,如果
計劃失敗,那么最後還是會使用原子彈。
1945年7月28日,這個前所未有的資訊戰計劃開始制定,被命名為
“曼哈頓2”計劃。
研究組對“攻擊”的城市進行了相當嚴格的篩選,在六個候選城市
(大阪,京都,劄晃,小倉,廣島,長崎)經過反復嚴密的論證、比
較,最後選定了兩個城市作為“攻擊”目標,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廣
島和長崎,因為廣島和長崎距離東京比較遠,在通訊被基本切斷的情
況下資訊來源極少,而且,長崎和廣島實際上已經由於美國的狂轟濫
炸而被孤立。把廣島和長崎作為資訊迷惑戰的目標應該是最合適的了
。
1945年7月31日,“曼哈頓2”行動全面展開,大量的科學家、技術
人員以及大批的先進裝備被運往關島和提尼安島。美軍大量的軍艦開
始駛向日本海域。其中有很多的裝備大量電子設備的資訊戰軍艦。
對於這次行動,美國當然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美軍同時在研究原
子彈的投放計劃。
1945年8月5日,大量的美國軍艦已經在廣島外海域部署完畢。資訊
戰即將開始。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B—29轟炸機在提尼安島起飛,當然,它
所攜帶的不是原子彈,而是幾顆美軍的新型炸彈—凝固汽油彈,這種
炸彈威力與原子彈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殺傷半徑不到100米,沒有任何
輻射。
8月6日早上,這架B—29到達了廣島上空並投下了幾顆凝固汽油彈
,凝固汽油彈爆炸後引起了些大火,因為廣島仍有較多的木制建築。
但是引起的傷亡不是很嚴重。大概只有不到三百人喪生。
飛機上報告了炸彈已經投下炸彈。
隨後“曼哈頓2”行動全面展開。美軍馬上用電子干擾的方法切斷
了廣島與外界的無線電聯繫。並偽裝日本在廣島的機構向日本全國各
地發送無線電消息,用日語向日本政府和國民求救,“廣島被一顆巨
型炸彈轟炸,威力極大”,同時,美軍在日本的間諜網也開始工作(
這些間諜大多數是美籍華人)。特別是把資訊傳給日本的幾個特別重
要的物理學家,因為這些人會認為這種巨型炸彈是原子彈,只有這些
日本科學家真正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從而能對軍方和政府建議投降。
可以說“曼哈頓2“行動是比較成功的,在技術上沒有任何漏洞。
廣島與東京、大阪以及京都的通訊被中斷,就連廣播也因為美軍的電
波干擾而無法接聽。甚至廣島市內的人也不知道廣島“被原子彈轟炸
了”。但是由於沒有確實的資料,只有大量的消息,雖然日本人相信
廣島被轟炸了,但是只認為是一顆非常大的常規炸彈,知道美軍的假
消息
“廣島已經被毀滅”通過其控制的資訊網發送到日本各地,日本人
才被這一消息驚嚇住了。當然,仍然有很多日本人不相信“廣島被毀
滅”的消息,甚至有些距離廣島不遠的地方的人知道這是個假消息,
但是他們卻不清楚c什麼他們的政府會發出這樣的消息,他們對此只
能無奈。不過令美軍哭笑不得的是,因為他們對日本通信系統的破壞
性打擊,日本很多地方,特別是在離大城市較遠的地區卻沒有收到他
們發出的消息,因此日本並沒有想象中的“陷於一片混亂”。
__________________
有空來坐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