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浪費網路頻寬資源,小弟再獻醜一次(因為剛學會用yahoo的相簿來貼圖)。
『pixel jitter』現象如圖:
用D-Sub來接LCD,則因為顯示卡的DAC(數位到類比轉換電路)輸出時已經將原本的穩態(平滑的)數位訊號取樣成『尖銳』的『類比訊號』(如圖1)再藉由D-Sub傳輸線傳輸到LCD的ADC(類比轉數位電路)以便將類比訊號再轉回數位訊號,但是因此時的類比訊號已經不是穩態的波形了,所以在轉成數位訊號的過程中,便會因『顯示卡的訊號強度』及『傳輸線的特性』乃至於『LCD本身的ADC電路精度』而無法有效將原來的數位訊號還原(如圖2),最後呈現在LCD面板的訊號就如圖3所示。
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pixel jitter』。
另外請大家注意一下,當顯示卡把電腦的數位訊號轉成類比訊號再傳送出來時,其實已經失真了。那LCD內的ADC再轉換一次後所得到的數位訊號,你想會與原來的一樣嗎?
若上面的圖看不到,可直接連結到小弟的yahoo相簿
http://tw.photo.yahoo.com/bha9000/ab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