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stfront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8
將軍之夜(The Night of the Generals)

 〈將軍之夜〉又是另一種方式來描寫戰爭本質的電影,全片以倒敘的手法,借著一件凶案的追查,揭露人性冷血殘酷的一面。

  電影故事由二次大戰德國佔領下的華沙開始,一個擔任德國奸細的妓女被人以極其殘酷的手法殺害,唯一目擊者只看見兇手的褲子,而那樣的褲子在當時只有德國的將軍才能夠穿,因此負責調查此案的軍官過濾當晚在華沙所有將領的行蹤,找出了三個最有嫌疑的將軍,正要進一步展開調查時,這位軍官就被其中之一的將軍以升官的理由調往巴黎。

  數年後命運巧妙的安排,三個將軍又都先後被調往巴黎,鍥而不捨的正義軍官於是再度展開調查,殘酷令人髮指的事實真相終於一步步在觀衆面前揭曉。

  全劇以凶案的追查,加上戰爭的發展,德國將軍欲圖謀刺希特勒的陰謀交織在一起,更加深了全片的可看性。
片中最嘲諷的對白就是這些德國將軍,不論是誰涉案,他們在戰場上殺人無數都無罪,卻為了謀殺一個妓女必須面臨問吊的命運,難道戰爭就可以是一切殺人犯罪約合法藉口嗎?

 〈將軍之夜〉由安納多李維克(Anatole Litvak)導演,他也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他原是蘇俄基輔人,生於一九0二年死於一九七四年,十四歲時便開始出外工作,在聖彼得堡的一個前衛劇團擔任舞臺管理,後來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主修過哲學,按著他又進了國立戲劇學院,畢業後加入列寧格勒的一劇團擔任演員及助理導演。

  安納多李維克於一九二三年踏入電影圈,最初是擔任導演助理及場景設計,這期間也與人合作編導一些影片,一九二五年他離開俄國轉往西歐發展,在接下來的十年間,他主要是在德國、英國及法國這三個地方工作。

  在德國時安納多李維克曾擔任剪接工作,與當時德國的許多著名導演合作得非常愉快﹒然而世事多變,由於他是一個猶太人,因此在納粹政權興起後,他就被迫離開了德國。

  在英國導完一部電影后,安納多李維克就轉往巴黎加入當時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百代(Pathe),在「百代」他導了不少名片如一九三五年的〈Flight In to Darkness〉及一九三六年的〈Mayerling〉,這二部電影的成功使他躋身而爲國際性的大導演。

  一九三七年他應遨前往好萊塢拍片,在之後的三十年他先後替華納、福斯等大片廠拍片,他的作品在美國都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但是影評人對他的影片意見卻並不一致。

  作品中獲得好評最為集中一致的是四十年代末期所拍的〈搭錯死亡線〉(Sorry Wrong Number)及〈蛇洞〉 (The Snake Pit)。

 〈搭錯死亡線〉是根據廣播小說改編而成的驚悚劇,敘述一個女人由電話中得知一件謀殺計劃所引來的殺身之禍。〈蛇洞〉則是一個描寫精神層面的電影,在這部片中李維克成有效地將戲劇與記錄片結合一起。

  在李維克抵達好萊塢沒多久,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他就被美國文化局延聘專門爲美國國防部拍攝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記錄宣傳導片,而他優異的表現,也使得他在大戰結束時,官階已跳升到了上校。

  他曾和另一位大導演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合作過一系列的〈為何而戰〉(Why We Flight)的宣導影片;諾曼地登陸戰時,他曾負實這場戰役記錄片的拍攝。

  戰後安納多李維克又重返好萊塢拍片,五十年代開始他就不定時的前往歐洲工作,直到六十年初他終於決定搬往巴黎做為永久棲身之處。

  由於李維克本人也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因此由他擔任導演的戰爭片,對於情感的描述更為細膩真實,加上彼得奧圖(Pete O'Toole)、奧瑪雪瑞夫(Omar Sharif)、唐納普理斯(Donald Pleasense)及湯姆康特南等巨星精采的演出,使得〈將軍之夜〉更是璀璨耀眼。

  在〈新天堂樂園〉中有感人演出的歐洲影帝菲利浦諾雷(Philippe Noiret)在本片中飾演法國探長,戲份不多卻非常搶眼。
__________________
Colonel Brandt: What will we do when we lose the war?


Captain Kiesel: Prepare for the next one.
                            

-Cross of Iron
舊 2002-04-20, 10:13 PM #29
ostfron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