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篇名:《魯冰花》研析-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二• 撰稿:楊晴安。吳雅錚。謝涵嵋。李筱羚。郭珍懿。魏妙茹。陳
芝安。鄭采芩。(一年十五班)
三• 基本資料:
A作品名稱《魯冰花》(1989,台)
B著作者
導演:楊立國
編劇:吳念真
演員:李淑楨。王美雪。黃坤玄。于寒
c出版項
a.一九八九/台灣/中國龍
b.片長 九十三分鐘
四•前言:在導演的運鏡下,我們看到了台灣的故事。一齣美好而又
令人心酸的故事。台灣情,不正是如此?總是夾雜著許多美麗與哀愁
。有些平凡又珍貴的感動,有些現實又無力的落寞。幾乎所有的早期
台灣故事、台灣文學,總會給我們悲哀的淡淡情懷,曾有日本作家以
「可悲的台灣人」來形容這塊土地的人民。現在的台灣,經濟起飛政
治民主,多方的文化薈萃,有人大喊要走出悲情。悲情真的不值一提
嗎?那曾經代表了許多蕃薯仔的生活,也綿延出台灣的情,台灣的美
麗與哀愁。台灣縱然不是一塊完美的土地,但都是我們生長的家。若
能珍惜那個年代留下來的記憶,追溯那個時期的台灣風貌,相信能夠
更了解我們生長的土地,也獲得許多新的觸發與省思。
五•原著摘要:在台灣北部山區純樸平靜的水城鄉,鄉裡戶戶都是種
茶人家。一個來自台北市的美術老師郭雲天,調至鄉裡的中山國小,
認識了一個名叫古阿明的頑皮小孩。古阿明是個有天份而富有創造力
的孩子,貧窮的生活並沒有讓他失去了樂觀,是郭雲天老師非常喜愛
的學生。郭雲天老師的到來,新的觀念及作風,讓傳統的中山國小有
了衝擊,也改變了古阿明的生活。古阿明在郭雲天老師的指導下,現
出不凡的繪畫天份,卻沒有得到校內其他老師的認同,沒有機會盡情
發揮。最後,在現實的無奈下,郭雲天老師進而負氣離去,古阿明的
樂觀也敗給了貧窮與失意,最後古阿明因為肝病去世,替故事留下了
無限的惆悵與遺憾..................
欲見全文,請點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