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iry
我曾看過一篇由音樂學者所寫的文章
國語歌曲在填詞的時候,因為平仄的關係,所以是有一定的規則的。
由於這篇文章我現在也想不起來出自哪裡,所以無法很精確的告訴大家
但是舉個例子給大家
(我舉的例子的規則有極大可能是錯的,不過大致就是表達平仄與音符的關係。)
如果是 mi re do,那麼歌詞可能會寫「你知道」,而不會寫成「你很美」
就是說,當你的音符怎麼走,平仄就要怎麼走
過去的歌曲多半由音樂家按照這樣的規則寫詞,所以歌手唱起來也字正腔圓
恕刪
|
這個論點以前學生時代上國文課時有聽過,
中文不單只有平仄,也像英文一般有所謂的語調,
以前作詞跟作曲者比較會考慮到這一點,
例如一句話唸起來聲調比較高的字,
作曲的人不會在該字的位置配上一個較低的音階,
這樣唱的人跟聽的人都會覺得比較順。
以前的唱片業似乎比較單純,
就台語市場而言(不知國語是不是這樣),
一個唱片公司買下一首歌,
那麼全公司的藝人都可以唱這首歌,
不知是不是因為,
所以以前的歌手沒實力真的不能出來混,
因為有可能一首歌很多人唱過,
很容易在同一個基準點上做比較。
而且我覺得有一點很明顯,
以前的歌手個人風格非常重,
一聽聲音,就知道這是誰唱的,
現在的歌手還是有這樣特點,
但有許多聽來聲音平平,毫無個人特色的,
也會出片,實在令人想不透....
我的感覺上,
以前等一張片子要好久,
現在有點兒像速食店,
一年可以出兩張再加一張精選漢演唱會專輯,
這樣或許還算小CASE!
我已經快4年沒有買國語專輯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