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PM
未參與投資的人, 除了本身對投資不瞭解或是沒有信心之外, 會不會本來就是社會中的相對弱勢, 根本就沒有多餘的資金可以進行投資?
直接二分法會不會有倖存者偏差的問題?
而且沒有投資的人, 看到股市漲成那樣, 相對剝奪感一定會有的
一樣努力工作認真生活, 為什麼有投資的人賺得比我多? 
|
經濟弱勢確實是其中一塊:
如果以對岸或老一輩的用語,稱為投機炒股票。可見印象有多壞了!
一有閒錢就買房,買到大家買不起房。房子的平均品質還要碰運氣。日本的公寓維持費雖然貴,但是已經把未來改建的基金逐年攤提,等到年限一到就有錢改建。我們的都更比較像是讓建商偷拐搶騙的感覺,偷蓋樓層虛報公設,各種稀釋原屋主地權的動作。
沒房的人沒錢買房,有房的人沒錢換房,才是最大的痛吧?
以前不要投入股市,是因為會計制度不健全,作假帳掏空的新聞隨便出一件都會害我們以為半數的上市公司都這樣。害大家不敢長期持有股票。
要做投機或投資,真的是看操作者的心態與操作方法,沒有絕對的界線。
你認同這個我們國家長期的經濟成長,就可以長期投入0050,你認同我們國家的電子半導體產業長期趨勢,就可以長期投入0052。認同這家公司的獲利模式與專注本業技術,就可以長期投入資金。要把這些像黃金貴金屬彼特幣一樣進行炒作,承擔風險買低賣高,不論賺賠都是個人自由。
衛生紙便宜十塊錢都有人會明明不一定用得到,還會多買一點了。投機的人很多,單怪我們買股票的人,這不對吧?
有人經濟貧困是事實,但也有人收入不低但是不存錢當月光族,這些人是貪圖眼前的享受所以不存錢有錢就花?能借就借?還是真的有什麼自身健康家庭困難或創業失敗讓他們不能存錢?我不得而知。更極端的例子,眼高手低寧願在家啃老伸手的,這種人也不是完全沒有。沒有絕對!
論點你可以用你的想法看成二分,現實世界本來就不是二分,只是看你這條線要怎麼切?他的文章本來就是有做投資投機的人才會看的。他應該沒有要寫什麼突破同溫層的文章的意思;但是至少解釋為什麼我國經濟成長的果實,有人有感,有人無感。
大概北韓或中國這種國家,才有那種勇氣敢宣稱自己的國家沒有窮人!
這幾年基本工資調到快三萬,原來22k低薪的人薪水上來了,但是其實最痛的其實是我們多數這種中位數以上,平均數以下,薪水根本沒漲。眼見未來還有可能勞保破產,我們沒有軍公教身分,物價再上來,每個月兩萬或兩萬不到的年金恐怕會很難生活。嬰兒潮還真的有可能變成下流老人。
只會怪東怪西而不自己思考找答案找方法,隨著網路風向起舞,才是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