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機時運行FurMark燒機模式,距離約15公分的噪音表現約48.5 dB,算是相當低噪音的水準。
最後是超頻的部分,使用專屬軟體GIGABYTE CONTROL CENTER,Performance頁面設定加速時脈+375MHz、電源上限+20%、記憶體速度最高+5998MHz。
可以看到右方狀態,GPU時脈最高達3255MHz、記憶體時脈最高達34000MHz,以下是超頻後對照上方預設值的效能表現。
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畫質與光線追蹤皆設定Ultra、DLSS Ultra Performance、Multi Frame Generation 4X :
Average FPS => 2K 383.29 (+11.6%);4K 253.07 (+11.3%)
F1 24,Detail Preset設定Ultra High並開啟DLSS Ultra Performance與NVIDIA DLSS FG on:
Average FPS => 2K 265 (+10.8%);4K 180 (+12.5%)
Monster Hunter Wilds 魔物獵人 荒野,開啟畫格生成與光線追蹤高 –
2K畫質極高、DLSS畫質優先 => 平均幀數121.38 (+12.7%) FPS;
4K畫質高、DLSS畫質平衡 => 平均幀數 104.94 (+11.6%) FPS
5070 GAMING OC預設時脈提高4.5%,加上手動超頻GPU與記憶體時脈後效能提升約10.8-12.7%,FurMark燒機約70度,以上拉高時脈相對於5070入門款預設值會有一定程度的效能提升。
這一代RTX 50系列有著不錯的超頻範圍,若入手的顯示卡版本擁有較佳的散熱模組,加上對更高效能需求的話,也不妨適度超頻看看。
本篇GIGABYTE RTX 5070 GAMING OC 12G數據對照表格:
技嘉在台灣市場推出約6款5070,其中主要分為WINDFORCE、EAGLE OC、GAMING OC、AERO OC等等,每款型號在設計和用料上有所區別。
5070 GAMING OC搭載技嘉風之力散熱系統讓GPU在溫度與風扇噪音表現令人滿意,Hawk風扇外圍同樣搭載三環燈效,並內建RGB FUSION技術,配合GIGABYTE CONTROL CENTER專屬軟體調效可讓色彩變化更加豐富。
外殼採用裝甲風格多層覆蓋、複曲面表層特殊咬花、邊緣彎折設計的金屬強化背板、創意滑動側板等設計,其中有些是RTX 50系列才開始導入的新特色。
RTX 50在AI推理效能與光線追蹤有明顯提升,遊戲部分在2K解析度下5070效能表現相當高,4K除魔物獵人之外幾乎都能順暢開最高特效,大都還有不錯的幀數水準,搭上DLSS會有更好的表現,如果能支援到DLSS 4,像是2077、Diablo IV會有更大幅度的幀數提升。
這個區域入門版本的價位比較:9070 16G > 5070 12G > 9070 12G,需要更多記憶體的用戶也許9070 16G較為合適。
不過近期網路上有消息傳出,NVIDIA未來可能會推出5070 Super 18G與5080 Super 24G的版本,看來是回應市場動態與玩家期待。
以上是windwithme 風對於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實測與心得,提供給有需要的網友做為參考,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