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hostcode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淡水
文章: 1,246
引用:
作者Hermit Crab
我覺得以上還少羅列了一種情況,
明明就是台灣廠牌的東西台灣版既沒比較便宜,功能還是半殘。



有阿,就是砍掉一些功能,可以少幾項驗證費用。
但剩下的規格,還是得在付在台灣的檢測/認證費用。
所以在國內就是會出現:

規格輸/少(砍功能),價格還比較高或保固短的產品(重測留下的規格認證成本)。

現在很多產品直接生產可以賣各主要地區,幾乎是國際認證版的全功能產品。
反而因特規的要閹或加限制。

但台灣閹掉規格沒用,剩下還要花錢重新檢測/認證 剩下的功能。
規格差,還更貴的進口品。

講白點,這種民生/消費性產品,從IC到整套方案,台灣根本沒有能力定規格。
量沒能撐起民生/消費性這類低價量大的市場。
硬要在世界幾大規格中,搞自己的認證。搞特規,自己做死。
防堵到現在,國內也沒有完整生產鏈。

大部分根本不削為這個市場,花百萬~千萬搞幾十塊到千塊的東西。
就算價格較高的 PS5(手把/...) 得為了一個藍芽/無線 功能多花?百千萬認證費用?
     
      
舊 2025-02-12, 11:07 PM #3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hostcod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