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購買符合國產自製率能拿補助的電巴:華德、成運
(1) 購車補助(甲級700萬還500萬)
(2) 營運補助(營運一年補助30萬)
2. 找有做電池封裝把電池成本降低的巴士廠:創奕
(1) 旗下由明創做電池pack
(2) 一台車有250kWh,應付一天200公里綽綽有餘
即便是電池老化也能跑個100多公里,上下午跑單趟,中間補個電還夠
3. 找資本雄厚的巴士廠:鴻華
(1) 可以完全不鳥國產自製率補助,賣業者便宜價格
.........................
PPT
當初客運業者
就是為了政府補助(紅利)改用電巴
甚至四方還是唐榮電巴廠轉投資
結果政策演變
成有國產自製率要求,不符資格拿不到補助就倒
經濟部訂的標準
只會導致業者作弊
三電系統
車體
ADAS
通通要國產化
台灣有這麼多廠的產品合格?
還不是山寨漥地產的東西
拿進來重包
最新的
非示範運行計畫.整個就是為鴻海打造的
補助應該可以全部吃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