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進取心與責任感, 很明顯幾個人定義的都不同.
超兄與真相有類似定義, 只是前者解說為何在台灣內比較少看到這類人.
至於幾個酸咖我就不特別點名了.
我覺得進取心跟責任感在這個世代, 或者說近20多年來有了不同的定義.
以前的人是為了滿足生存以外, 更是去拚看看自己能做到哪裡.
現在的人比較單純, 給多少錢(可預期的報酬)可以看出多少進取與責任.
其實我跟其它幾位網友在更前面幾頁就聊到了, 以前的確是資源匱乏.
哪像如今可以連網用軟體, 結果現代工程師沒了軟體輔助無法繪圖的情況.
(不是每個人, 但比例的確上升中)
甚至我前面譏笑的, 懂得出國出差用手機紀錄快活的地方.
結果驗設備的時候就把手機的優點都忘了, 明明是一樣的功能.
... 或許現在有些網友看了會覺得很傻, 起初我最拼命學習以及入門時期.
居然願意一些周末無償來公司, 完全不符合如今有多少錢做多少事的觀點.
但那時候, 我只想內化以及利用公司資源.
之前笑說乾脆睡公司, 要了獨立辦公室洗澡, 吹冷氣用網路電腦.
說不定他們眼中看來會覺得這個LKK有點窮酸氣.
也老實說, 如果晚20多年(或年輕再來30歲), 未必會有如此進展(目前曾有的收入).
如同大律師說的, 有些公司齊頭式平等薪資, 老手比新手多不了多少, 會讓人沒動力.
所以, 時代不同了, 定義也需要跟著改變, 同樣做過的事情, 換個時代, 未必同樣成果.
我跟真相一樣最後進了外商, 他情況我不知道, 但我最後這幾年是很開心的.
獨立安靜的環境, 盡情發揮又自由, 迴避了我的缺陷(人際關係), 放大了優點(思考).
收入也還可以.
這是建立於早期就有留下給日商高層的印象, 如今再來一次, 我沒有人際手腕.
恐怕短期內是無法有成績的, 且近來是科技產業獨秀, 這也不是我的領域.
所以說... 也不好批評現在人對於用回報來定義進取與責任的標準.
但, 大寶貝, 富二代, 實際上白爛的點, 我一樣可以按實際情況批評.
畢竟連國中程度都沒有, 是很糟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