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訴諸情感去可憐現況有問題的人, 其實效果是讓自己感覺比較好.

我覺得數字說話且很多分析也說過了, 賭的人不會理智地去看待機率.
台灣並沒有糟糕到窮人直接去負債過日子的慘烈程度, 至少不是多數.

前篇我寫得也不好, 未必都是投資槓桿, 剛剛想到另一個例子.
也有一個認識的是曾經欠過卡債, 但一直沒有足夠拚勁去繳清.
總是滿足自己想吃什麼優先, 想要什麼, 但欠款滾雪球更快.

真的理智的人, 日子可以過得很苦, 卻很少陷入負債的.
說實話朋友直到如今才終於第一桶金, 不能說做得很好.
但這是一個土方法儲蓄滾雪球的絕佳例證, 不到5萬薪(一家4口).

諸位不妨理性思考, 如果知道自己收入多少, 如果人生沒有大意外.
怎樣才會去負債多?

我能想到兩個:
1. 投資.
2. 平常沒有準備金, 但後來出意外.

但... 真的有那麼多意外? 而且是無可奈何的? 另外也有書籍提到.
窮人或是遇到意外很難度過的人, 其實更是容易出意外的高危險群.
因為他們本身沒有足夠的危機意識.

保險很充足的人, 反而很少用到保險.
沒什麼保險的人, 出現需要大筆用錢的機率反而高.
似乎說的就是這個原理.

我說這些話不好聽, 但... 以前為了在自己心中爭論該不該做, 要做到什麼程度.
有大量的找過相關書籍, 雖然如今才真的說服自己, 不是什麼都要幫忙, 讓人予求.
但...

另外不是有得獎的經濟學研究者去印度做了研究嗎? 連生活衛生都出問題.
才是真的貧窮陷阱.
如果不是那種情況的貧窮, 或許真的窮人負債(還能負債), 多半是財務槓桿了.

沒看過那本書的人, 那個是說連衛生都有問題的水準, 譬如肥皂等.
... 這已經不是普通窮人了.

日子過得很苦 VS 負債.
這兩者已經是截然不同的.
 
舊 2024-05-15, 07:58 A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