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u8526425
我是有點好奇
原住民自身主要是靠什麽方式留存他們自己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什麽時期
|
口述、日常用品與祭物的外觀都是
剛剛想到,如果在祭儀或活動中的儀式也是,例如跳舞,那些如果深究也可能部分反映過去部落所經歷的重要事件
引用:
作者oodin.
日治時期以前是用嘴巴口述
代代相傳
有些比較強的可以記到自己祖先10幾20代的名字
或是祖先上岸的傳說
但用這種方式
代代之間一定會有流失
|
口述歷史可能就是神話的來源之一,因此神話部分就是一個民族過去的歷史
引用:
作者thi
我一直很好奇,國家由家族->氏族->部落->城邦->國家的演變,在台灣似乎只到部落的階段,為什麼台灣在歷史上沒有形成國家,缺少了那些要素?
以上那些"王國"完全沒聽過,歷史也沒記載。看了影片,覺得台灣歷史還是沒有形成國家,以上那些其實不能算是王國,只能算是部落或酋邦,說是王國或本土政權有點過了…
|
人數太少了,沒記錯的話,荷蘭人沒來之前,全台人口絕對不超過五萬人。
然後是不是王國在定義上其實講不完,我都覺得已經失去意義,如果按照你的說法,夏商周其實也只是部落的水準。
個人覺得這種歷史問題,我比較偏好單純從族群的方式來看待就好,是不是國?那是現代人才在意,站在那個時代的人來看,其實意義不大。
忘了哪本書說過其實現代國家的概念,放到封建、奴隸時代去看都很奇怪,也別說現代國家的概念,就連啟蒙時代之後產生的民族概念,一樣不適合用來討論更早時代的族群。
總之,不好意思也不是指控你甚麼,但我覺得過度討論這個,真的只是政治爭吵,不是討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