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我覺得是記者搞錯了。閃燃沒有爆炸的定義。
我猜是"悶燒"而不是"閃燃"。現場可能門窗緊閉,可以助燃的氧氣都燒光了。
消防員破門而入時,湧進大量新鮮空氣就會引發"接近爆炸"的劇烈燃燒。
91年的浴火赤子情"Backdraft"(91年, 片 名就是指這種現象),有很詳細的描述
片子的特效有點老,但音樂作的很好,也沒今天政確地亂插角色,值得看一看
---
閃燃(英語:Flashover),一般發生在一個起了火的密閉空間,是一個小火發展成大火的必經過程。因為現場積聚大量可燃物質,當密封燃燒下,產生大量煙霧形成分煙層,分煙層對流至室內其他地方並對這些地方造成輻射熱。而在這些地方下的物件受輻射熱影響開始熱分解,產生可燃氣體(主要為一氧化碳)。當溫度持續上升至逾攝氏650度時,令火場頂部積聚的濃煙內的一氧化碳變為可燃氣體(按:一氧化碳的自燃溫度為609 °C),從而在一至兩秒間被火場的高溫自動點燃[1],繼而引起全場起火,變成一片火海,極為致命。
閃燃的概念是由英國科學家P. H. Thomas於1860年代提出[2],其他學者仍然持續地對閃燃理論發表相關的研究[3]。
先兆:現場氣溫突然飆升,天花板上出現像海嘯波浪的濃煙,濃煙呈現像雪球滾動形態的滾燃。
處理:在火場灑水降溫,防止濃煙溫度持續升高至點燃[4]
在火場內人員自保方法:一旦出現閃燃,立即伏下,找物件掩護
---
回燃(英語:Backdraft),或稱復燃,又稱爆燃,指火災現場在缺氧燃燒時,因大量的新鮮空氣衝入現場,而導致爆發式的劇烈燃燒現象。例如在燃燒一段時間的房間或飛機裡開窗。與閃燃不同的是,閃燃為火災由濃煙轉向火海的關鍵界定特徵,回燃則是後期的特徵。
定義
回燃現象,意指在現場通風不良之密閉空間內,當火勢已維持了一段時間,空氣內氧濃度遞減,因燃燒產生的未完全燃燒的碳粒子、一氧化碳——即可燃性氣體——積聚,當足夠的空氣引入火場,與濃烈的可燃氣體混合,並達燃燒界限範圍內,則在原有火源瞬間引燃下,燃燒猛烈地發生,並引發出一股爆發性的火焰擴散,朝空氣入口處衝出室外的現象。
此現象一般在火警發生的後期出現。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