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台中新版藍線,不和沙鹿火車站共構,
海線鐵路的乘客,怎麼方便轉乘捷運?
自己走,還是搭一站公車?都搭公車了,乾脆直接公車到底不是更方便?
萬一身上有行李,和身障人士,會多折騰人?
換個角度,藍線會因此減少多少乘客?如何轉虧為盈。
台中會因此減少多少遊客?減少多少商機?
當然啦!對有土地的某家人來說,蓋了就賺。沒虧錢的問題。
台中BRT一開始就是個錯誤的規劃。
台北多數的公車專用道都是把路線放在最內側,
車站空間雙向共用。不像台中規劃在快慢車道中間,
雙向都要有自己的站體,佔掉珍貴的行車空間。
專用道在最內側除了少佔空間,另一個原因是減少行車阻塞。
內側左轉專用道依號誌左轉,而右轉提前從快車道先靠右進慢車道在下一路口右轉。
台中錯誤規劃讓快車道進入慢車道,或慢車道進入快車道都必須跨過專用道,
而且必須一次立刻跨二車道,否則就會卡在專用道上。
這在車多的時候非常危險,且機會渺茫,開過的人就知道壓力有多大。
快車道最外線和慢車道內側都有車打著方向燈等機會;變成「待跨道區」
在台中港路這條主幹道做這麼錯誤的規劃,拍板定案的人有夠蠢。
我唯一能幫他解釋的原因,是不想讓乘客多走幾步路到馬路中央的車站。
所以車站設在快慢車道中間。
錯誤的規劃就是貪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