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老老濕
全面電動巴士更好笑了
你可知道
對岸的電動巴士
用3~6年就大量趴窩了嗎
各地方政府財力(當初可是黨中央補助的).無法彌補去養護這些車輛
光換電池
就可以再買半台新車
天天跑想用12年是不可能的
另外電動巴士價格
可是普通柴油的幾倍價格
你是說那個花大錢蓋
卻無法同(步號誌管制)的行控中心嗎?
有測試過?真的可以使用嗎?
你不覺得
大眾運輸用納稅人稅金錢蓋
總金額可是好幾兆的花
用靠政府常年補助才可以存活
卻是台灣的少數人在使用
一個永遠不會賺錢.而去圖利特定人士
才叫超會撈錢
|
電動巴士不一定要買對岸的阿,也可選擇鴻華先進,至於壽命多寡主要應該是看電池,
如果使用一段時間後可以換電池續命那就換,至於多花錢換電動車是否需要,就看帶來
的效益值不值得,至少各國政府包含台灣都是力推電巴,最顯著的影響就是空氣品質跟
乘坐舒適性,而且再貴也不會比輕軌電車貴。
你是不是沒有查證能力?
當初台中BRT就是故意黑它的,把臨時行控中心說成是40億網咖,真實是當初臨時行控
中心是因應BRT第一段工程臨時設置,爾後第二段工程總金費來到40億,路線延伸到梧
棲港,並在梧棲建設正式的行控中心,這個階段才會整合號誌,不過就算沒有還是可以
透過公車上的裝置達到優先號誌,這在試營運時就有測試過了,網路上應該還找的到影
片。
大眾運輸可以大大舒緩都市交通,台灣早就應該做了,等到現在土地炒作加上通貨膨脹
才使的金費暴增,目前若要各縣市都蓋MRT確實會拖垮政府財政,BRT就是非常好的解
方,但因為政治因素被汙名化,到現在沒人敢提。
大眾運輸大多要靠政府補貼,但也解決許多交通問題,如果沒有大眾運輸,那些無法開
車騎車的族群怎麼辦? 世界各國的大眾運輸大多無法獲利,但它補足交通路網的重要一
環,少了大眾運輸都市發展肯定會受限,你想像一下外地人搭高鐵到其他縣市,若是沒
有公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