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中國的土地是政府的。
百姓和法人只有地上物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
這讓推動各種土地規劃和公共建設相對阻力比較小。
也就是防洪工程只有想做與不想做的問題。
韌性城市不是不能淹水,而是早就規劃好,受控的淹水。
北部的疏洪道就是例子。對應極端氣候,將來需要規劃「淹1」「淹2」⋯
不同的區域有淹水優先,優先淹水地區有各種防淹硬體和租稅優惠,如擋水門、高腳樓⋯⋯
類似台電也有停電優先順序。
很奇怪。
當初在蔡英文視察淹水文和其他淹水文謾罵的人,忽然有了人性和同理心。
罵別人幸災樂禍,夠無恥了。
中國災民和非受災百姓對政府的態度,網路請自己去搜尋,給連結會説成帶風向。
怎麼看都是自己百分百想當「韭菜」和「奴隸」。而且中國政府也是這麼看待「它們」。
中國的政府和百姓是如此,外人需要把「它們」當成「人」?
人先自重而後人重之,人先自辱而後人辱之。
人先自「韭菜」而後人「韭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