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faung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10
引用:
作者酢醬麵
據說華為前幾年為了研發光刻機,挖了上海微電子大約1百多名科研人員
雙方幾近翻臉.

後來華為發現沒法只憑一己之力,只好由高層說合,與上海微電子合作,當
時評估,若結合雙方各自進展,最少約3年時間或可研發成功.全產業鍊都
使用國產設備,最樂觀估計也要2025年.

這段期間以來,對岸雖喜訊不斷,但大多是實驗室產品,遠沒達到量產階段.

不知道,這次上海微電子宣佈的2023年底能將交付首台國產28奈米光刻
機,是仍為實驗室產品,或真的已達到量產階段?


什麼是實驗室, 什麼是量產?
低速生產也是量產, 如果要達到和ASML同級的through put, 關鍵應該是TwinScan
舊 2023-08-03, 10:28 AM #2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fau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