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山賊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這位物理學家 Sabine Hossenfelder 在她所發佈 影片 中, 對韓國團隊所發佈, 有關於疑似超導體材料的運動反應影片, 也是持負面看法.

明白地說, 該碎片若是超導體, 因為麥斯納效應, 是不會在那位子以那樣方式趴下去, 而是應該繼續保持上翹形態 (該團隊解釋是材料不純粹, 所以上翹); 會那樣趴下去, 有相當可能性是因為該碎片已被磁化成為一個磁性物質 (小磁鐵), 才會在靠近大磁鐵邊緣時, 像是被大磁鐵另一極吸引般吸引且趴下去.

再來關於電阻率, 因為 R = V / I, 而測量用的導線本身與接觸等也有電阻值, 所以在測量電阻值時, 若使用 V I 測量來推算電阻值, 要區分極低電阻值與電阻值為零是相當不容易的, 尤其是在測量對象是碎片的情況下.

順便簡介一下, 一般測量極低電阻值, 當採用橋式電路比較好:

      V+
      |
      |
  +---*---+
  |       |
  R1      R3
  |       |
  *--(V)--*
  |       |
  R2      R4
  |       |
  +---*---+
      |
      |
      v-

此處 R4 通常是待測電阻但不是必須.

當給定電源 (V+, V- 不為零), 調整 R1, R2 或 R3 使 V = 0 時, 有著 R1/R2 = R3/R4 這樣的關係.

聰明的看官心裡馬上就會有疑問, 在 R1/R2 = R3/R4 中, 若 R3 <> 0 而 R4 = 0, R3/R4 豈不是無限大了嗎? 就單純數學角度看如此, 實際上這就叫做短路, 如此而已.

當然這種電路也有其極限, 譬如能夠測量到多小的 V 值, 以及接觸電阻所產生的誤差等, 都會有所影響.

那要如何確定材料電阻值為零, 而不是極低但不為零? 參考上世紀的作法, 將待測材料做成閉環, 對之感應出環路電流, 此電流產生磁場, 每隔一段時間測量磁場大小變化程度, 若都不變, 且確定所產生的磁場不是因為該材料被磁化成永磁體, 那就恭喜你.

其實我也覺得就把那材料切開, 保留懸浮部分拍成影片以證明, 若各方確定能保持懸浮, 那幾乎妥妥的諾貝爾獎到手.
舊 2023-08-01, 03:16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賊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