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別說市場問題, 有些基本上後繼無人, 不論是演藝, 還是文化.

之前提到演藝類的輸出, 以下是文化類的輸出.

幾年前, 台灣的文物修復還是東南亞頂尖的, 包括古蹟建築類別.
幾年前, 台灣的燃香以及茶文化, 還是東南亞有名的, 通俗珍珠奶茶輸出也算.
幾年前, 台灣繁體字還是被稱讚的, 用詞遣字都比較講究, 出版讀物書籍.
以此類推~

前兩者我不是專家, 日常也難見到, 但最後一個, 我會說從2004左右開始沒落.
那時候很喜歡玩諧音梗, 然後大約2008開始喜歡台語國字的諧音梗.

你看對岸來的新詞, 他們好歹還是標準中文詞義去創造出來的, 有些都富有新理解.
台灣就純粹是玩諧音(絲毫沒有含意), 簡單說不用大腦, 然後就很多年都沒用大腦.

我語言能力最差, 但最注重語言的力量.
現在有時候我書都得買對岸的, 有些甚至沒有繁體字版本也無可奈何.
好書, 台灣沒有人去出版, 是不能? 還是不要? 我真的不知道.
然後等書要等很久... (可能湊齊數量, 然後才從對岸買進來?)

之前還有人要爭執繁體字, 正體字... 我只覺得好笑.
繁體字, 是基於對文字類型的理解, 所以有繁簡極為明顯的區分.
正? 那請問相反是不是負體字? 請問正負的定義是什麼?

這就是台灣的問題, 該用腦的不用腦, 然後把腦袋用在立場區分上.
最近注意到的是建築, 對岸真的很多人越來越注重精神上的富足.
台灣更像是暴發戶 (以前用這個來笑對岸後來有錢的人, 現在被超車了).

這個說下去會太多資訊可以寫, 我就打住了.
以上也不能說是整體, 什麼社會都會出現裡面不同的人.
只是很感慨台灣先進至少20年, 卻沒有成熟20年的樣子, 反而倒退.

當然上述我推崇的, 在對岸也是滄海一粟, 但總體的量, 比台灣不知多了多少.
台灣基數已經小, 而超過20年的不長進, 讓這類優秀精神的人更少, 很可惜.
舊 2023-06-28, 09:08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