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艾克萊爾
任何雷達或是艦用那個動輒上百KM的都是指對空偵距,而且是沒有惡劣海象/氣象下才看的到最大距離,視地點,固定/陸基雷達站也不是都沒有死角或短腿的方位
海軍的用意是它能夠在海上長程巡迴或長時間定點顧點,這部分空軍不容易達到要求
當然艦用雷達也有自己的弱點,比如對海偵距實大部分對海都是在40~60Km內
這也是長程對艦彈飛行到中或末段時要降高度去壓縮對方偵測發現時間的理由
(看彈種,有些宣稱能壓在10或15米,也有飛在幾十米左右的)
若海象.氣象不好,對空對海偵距甚至能打到骨折(剩1/3都有機會)的程度
越是偏小型的的船體,桅桿高度越不容易拉高,連帶就會影響到雷達設置高度跟偵距
台灣海峽海象差時中小噸位的船甚至航海平面雷達根本啥都看不見,因為偵距路徑上滿滿海浪跟水花,誇張到有時還有撞船意外
就算不提海象/氣象,許多中小型船的雷達遠程數據最大值也都是指一般掃...
|
其實這些事情海軍怎會不知道
呂艦長都能說出一長串
但為啥開案都要要求把全武裝型獨角獸所有東西通通塞進獨角獸本體裡...
看來這水深知道的人都不敢講
但檯面上的理由是台灣只有一個港口可停泊/維修7000噸級軍艦(目前唯一基隆級)
開戰太容易被鎖定,
所以主戰艦無論如何只能四千噸,但是要有基隆級以上的蛋坑跟感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