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moguli
你們不是在討論叛亂軍與美軍的勝負嗎?
所以叛亂軍出兵幫北韓時兩韓邊界在哪 , 結束時邊界在哪

|
你怎麼不說中國志願軍靠步槍加手榴彈對空打飛機,打爆美軍飛機幾百架呢?
名義上是中國對美國,實際上是中蘇對美國還有其他國家。
蘇聯在韓戰初期就派空軍參戰了,一如對日抗戰初期時,國民黨空軍全靠蘇聯幫忙。
國民黨敢說靠自己打贏小日本帝國嗎?
前期靠納粹整備陸軍,開戰後靠俄爹空軍,二戰開始後靠美國雞婆隊長。
長津湖戰役,
12萬人包圍3萬人,雖然死傷比人多幾倍,又被人突圍加上帶走10萬難民。
依然叫大勝!
中國永遠雙贏,贏兩次!
引用:
空戰編輯
主條目:韓戰空戰
1950年韓戰初期,美國空軍動用遠東地區44個中隊共657架飛機參戰。朝鮮人民軍僅有20架戰機,很快就失去作戰能力[192]。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初創,無法與美軍抗衡,美軍完全控制制空權和制海權[98]:8。8月,史達林派遣蘇聯空軍138架飛機進駐瀋陽,如此可以迅速飛往北韓,出現失利也可以飛回中國大陸境內躲避追擊[193]。
蘇聯秘密介入編輯
主條目:米格走廊

塗裝北韓空軍標誌的米格-15比斯戰鬥機。亞利桑那州空軍紀念博物館收藏。[194]

美軍F-86A戰鬥機
1950年11月1日,先期進駐瀋陽的蘇聯空軍米格-15戰鬥機在鴨綠江上空北韓境內與美空軍首次交戰。蘇聯空軍殲擊航空兵獨立第64軍,轄2至3個殲擊航空兵師、1個獨立夜航殲擊機團、2個高炮師、3個探照燈團以及1個航空工程兵師、其它保障部隊和分隊。每個部隊自抵達戰區後平均8至12個月換防一次。該軍的平均人數為26000人。有不少來自總參、各軍兵種機關的軍官因在此軍工作積累經驗。自1950年至1953年,第64軍總共輪換了空軍和蘇聯國土防空軍的12個殲擊機師(26個團)、2個獨立夜航殲擊機團、4個高炮師(10個團)、2個航空工程兵師、3個高射探照燈團和2個海軍航空兵殲擊機團,以及部分保障部隊。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顧問斯捷潘·阿基莫維奇·克拉索夫斯基空軍上將指揮,1952年7月。第64軍承擔保衛鴨綠江和邊境線以南75公里以內戰略目標和交通線的任務。在這一階段,美軍參戰的飛機(含作戰飛機及非作戰飛機如運輸機、聯絡機等)已經達到14個大隊、1100餘架飛機,機數雖多,但大部分為螺旋槳式飛機,噴氣式戰鬥機僅有平直翼的F-80,效能上遠遠不如蘇聯空軍的米格-15。11月8日,美國空軍司令范登堡下令派遣F-84E和F-86A各一聯隊至朝鮮半島參戰。第4戰鬥機聯隊的F-86經海上運輸,大部分進駐日本,僅以一中隊進駐漢城附近金浦機場,在12月15日第一次執行任務[195]:246-248。以雙方需要飛行的距離來看,美軍的F-86在米格走廊平均停留時間在20分鐘左右。12月,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進駐丹東,直到1951年1月首次參加空戰[196]。
在1950年末至1951年初,在朝鮮半島的西北部,從鴨綠江以南至清川江之間的空域,蘇聯空軍的米格機對聯軍飛機造成相當威脅。美國飛行員開始以「Mig Alley」稱呼這個區域(此名為中文媒體翻譯成米格走廊),認為進入這個空域就要展開宛如後巷(英語:back alley)中的混戰[197]。米格走廊中最神秘的力量是蘇聯飛行員,史達林命令國防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負責派遣航空兵師,蘇軍參戰人員一律身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198] 。 儘管史達林要求嚴格保密,要求飛行員在無線電交談中避免使用俄語,但作戰時並不實際,聯軍其實自蘇聯加入空戰的行列之後,很快自監聽無線電通訊當中知道蘇聯的介入,不過整個韓戰期間聯軍方面也選擇緘默的態度,以免戰事擴大。當時美國空軍參謀長霍伊特·范登堡從遠東視察回國後公開宣稱:「共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空軍力量之一」,將空中對手名義限制在志願軍空軍內,以免暴露蘇聯飛行員大批參戰的真相[199]。
美空軍由於地緣政治的考慮,命令轟炸機不能飛入中國大陸境內以及攻擊來自中國大陸境內的防空砲火,造成執行任務的困擾。但在後來的持續轟炸中仍陸續炸毀大部分橋梁[195]:220-230,並對修復的橋梁重複轟炸。蘇聯空軍認為米格-15初戰對美軍轟炸機的威脅使1950年11月美空軍炸毀6座鴨綠江戰略橋梁和10座北韓城市的目標未能實現[192]。
中蘇空軍自1951年起配合作戰,最初由有經驗的蘇聯飛行員與美戰機纏鬥,掩護志願軍飛行員攻擊轟炸機和對地攻擊機。200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前司令員王海在其自傳《我的戰鬥生涯》中寫道:「韓戰初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還相當年輕、弱小,空戰主要是蘇聯空軍打的。」[200] 隨著經驗積累,志願軍空軍在朝鮮半島戰場有效發揮自己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統計,志願軍空軍在戰爭中共出動起飛2457批26491架次,有212名飛行員擊落擊傷過聯合國軍飛機。整個志願軍空軍宣稱共擊落聯合國軍飛機330架,志願軍空軍被擊落231架飛機,116名飛行員陣亡[201]。 據蘇軍總參謀部統計,第64航空兵軍戰鬥出動共64300架次,參加空戰1872次(有6462名飛行員對敵射擊),擊落飛機1106架,其中「佩刀」651架;另外還有153架飛機,其中40架「佩刀」被地面炮火擊落。蘇方軍官亡142人(其中飛行員126人)、士官和列兵亡133人,飛機被擊落335架,被擊毀火炮6門、探照燈1部,在韓戰中參與輪戰的蘇聯軍人為40,000人。 美國方面的資料宣稱一共部署647架F-86到朝鮮半島[202],總共損失231架,其中有飛行員本人或編隊其他成員證實於空戰中當場墜落的確定空戰損失73架,不明原因34架,以及其他包括故障等原因的損失。考慮在作戰中受損而未能回到基地的情況,如重傷後迫降損毀記作損失,重傷後於機場迫降損毀記作技術故障,因而空戰損失的數字必會高於73架[203]。 F-80美國流星式總共損失277架,占參戰總數的約1/3,其中確定空戰損失14架,確定空戰戰果17架。 F-84雷電戰鬥轟炸機亦承擔了戰術攻擊任務,總共損失335架,確定空戰戰果8架。
美方最初稱在朝鮮半島空戰中擊落484架MiG-15,被擊落48架F-86,近代重新統計後改為確認空戰被擊落103架F-86,其中92架是被MiG-15擊落,確認空戰擊落379架MiG-15;MiG-15:F-86空戰交換比在60年代媒體中一度宣稱為17:1,後改為10:1,再後修正為7:1。以國籍分,對中朝飛行員交換比為9:1,對參加過二戰的蘇聯飛行員為1.4:1。[204][205][206]因聯合國軍機群通常處於數量優勢,且MiG-15以攔截轟炸機為首要目標,主要戰術以較少的MiG-15沖入聯合國軍機群,擾亂其隊形,迫使其放棄轟炸任務。極少出現規模接近的MiG-15與F-86機群純粹消耗性空戰。戰後美方成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通稱Top Gun),專門加強纏鬥訓練。
由於蘇聯空軍收到的命令是不可以南下遠離鴨綠江的地區作戰,因此蘇聯空軍絕少有戰術性對地任務。志願軍後來還是用剛剛建立不久的空軍和海軍掩護陸軍攻占朝鮮西海岸的大和島、小和島等10多個島嶼,並在這一過程中三次轟炸大和島,其中第二次是人民解放軍空軍首次夜間轟炸。這是志願軍空軍規模較大的戰術性對地任務[207]。但在第三次轟炸時遇到美空軍第4戰鬥機聯隊F-86機群的伏擊,損失慘重,36名轟炸機員中15人陣亡,自此後至停火為止,未再出動轟炸機部隊。[208][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