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EAC212
在這類型的話題中,經常都會出現這種話,
『XXX的小孩也都是從異性婚家庭出來的』,
我相信對於子女教養和性格培養,是不論古今中外絶大部份父母都在努力的地方,
即便是在一個相同的高級住宅區裡,每個家庭小孩的性格有差異必然,
即便是像台灣這種大鍋炒的學校教育,同一個班裡的小孩的性格也多會不同。
我相信這也些都可以表明一件事實,
就是即使任何人刻意去找出條件極為相近的家庭,但是他們小孩的性格的養成也是不一定的。
甚至!同一個家庭中,每個小孩的性格不同也是極為正常的一件事!!
換句話説,我們只能後天尋找和自己性格相近的人相處,
但是對於造成一個人的性格或改變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
那..
為何有辦法去得出"統計同性和異性婚姻家庭對於小孩性格培養沒有不同"的結論?
我個人認為是違反邏輯的。
並不是"有人做過統計",就好像沒有毛病.. 奇...
|
+N 其實重點就是要回歸到最後是孩子身上, 小孩教養是否用心, 小孩健康安全等.
老實說, 看過2~2.5代的情況, 我也覺得沒有什麼完美的方式, 也看過努力帶, 卻失敗.
(小孩四處投資"機"而不是認清自己能力範圍去好好努力, 社會風氣多少也有點關係)
所以呢, 最後安全網機制一定要做好, 福利社會裡面所有的福利, 我只推這一類的.
===
收養除了文件之類, 多半就是看雙方意願 (不然文件也不會簽名), 所以也不可能徹查.
通常要有問題或爭議了, 才會有第三方介入, 而我老實說, 小孩的意願被"詢問"的不夠.
坦白說至今我也還是偶爾會稍微問問小傢伙, 感覺怎麼樣啦? 過來OK嗎?
慢慢細心地去了解, 也請雙親照顧的過程中多注意這方面 (我畢竟工時長)
這八成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有耐心的一件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