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心態很重要, 為何台灣產期就都剛好, 甚至一周不到誤差的全部擠在一起?
因為那就是"最好價機率"的日期... 然後所有農夫都很聰明的賭在一起, 然後堵在一起.
真的沒有什麼複雜的邏輯, 也不需要高道德的包裝, 答案就是很單純的貪, 貪, 還是貪.
(講三次, 因為這是唯一重點)
當然, 我只會罵, 不會解決~ (要解決的話, 很多人都要換掉, 幾乎是絕大部分的相關人士)
所以無解.
台灣很多問題都不是出在技術或者事物, 而是都"人"的因素 (然後錯誤的決策).
水/電/農產品/土地運用/廣設大學/交通建設 - 以上是我所能想到的, 應該有更多.
水 - 過去都有颱風跟大雨, 最近去台南逛, 幾個老友笑笑, 過去治水災排水的快蓋好了.
(現在缺水) - 有人會歸罪於天氣, 我覺得... 可以也不可以, 反正天氣不配合也是真的.
電 - 需要解釋嗎?
土地運用 - 所有人一起背鍋 (華人觀念).
=> 農地建地居多 (前者產能有問題, 後者沒有產能... 不好意思, 我用製造者角度解讀)
廣設大學 - 那位大學者的鍋.
交通建設 - 後繼者都開發一些很奇妙點延伸以及著重於補助...
=> 爛爛的路跟點, 一樣給你塞2~3種交通規畫的神奇景象.
(白話文: 不是應該先拓寬再來塞嗎?... 這... 小學生都知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