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以前有些配件要手工製的時候, 廢料很多的... 打到一半作廢.
(但那些車也不是最大量產, 所以價值還是有)
那個會先用機器做出胚, 雖然已經成型很接近了, 但最關鍵最後幾個收尾, 手工.
為什麼呢?
因為經驗老到的專業人士會考量前面零零總總的零配件組裝以及測試的一些報告.
把最後上去以及一些關鍵, 做一些改動; 說簡單點叫做總公差, 但實際上複雜很多.
譬如我說過去北美測輪框, 模擬的都是數據車手, 但我陪"活人"車手跑過一趟後.
就下指令偏幾度, 來修正搖臂部分 (這就是另一個, 原因回推以及預判), 效果更好.
這是工作方面, 所以應用到消費者產品, 為何還是有些手工?
因為付得出價格, 等得起時間, 有很高要求的人, 會希望專屬用品, 最後修正.
譬如老飛俠如果是專業喇叭手, 原本喇叭的製造即使工業化, 也不會每支組配一樣.
那麼噴嘴或什麼的, 在老飛俠去試吹, 聊天中, 一個老手可以慢慢去了解修改噴嘴.
然後讓老飛俠吹起來最爽, 達到所要的效果.
這, 就是手工的力量. (機器是無法預判使用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