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zsxda
話雖如此沒錯
In the end
你還是得在兩邊之中選一邊
很可惜有一邊總是喜歡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說好聽是文攻武嚇)
不然照台灣人的個性其實是很好說服的
說說開文的烏克蘭
如果人民在沒有犯錯的情形下槍口前退讓下跪,是啊沒錯,可以求得一頓溫飽
沒有人想要戰事發生,但總是有人逼著偷著只希望擦槍走火
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 邱吉爾
|
這句話由邱吉爾來講沒錯, 但如果由雞兄來講就是笑話了.
這是唯一的差別所在.
當然這是已經有了歷史驗證, 所以才能這麼容易做出區分~
前面所提的演進過程最複雜最困難的部分就是什麼時候才知道.
才知道是自己找的? 還是真的對方找的.
===
這種例子很多, 最愛拍這種反思系列的紀錄片或電影的, 都是歐美.
很多結論都是證明當你不斷呼喊的時候, 不論原本如何, 都會成真~
講狠話人人都會, 葉問裡面也是展示出這個過程.
那個去當美國兵的超級差, 怎麼打怎麼輸怎麼爛怎麼躲.
然後讓一些真的比較能打的一個個去擋槍.
終於等到一個葉問, 然後那個華人兵再出來收割: 他爭取的華人的尊嚴!
...
這又可悲, 又可笑, 他爭取不到, 談什麼尊嚴? 是拿別人的傷殘換來的.
所以不要太介意網友口頭的刺激, 天曉得打鍵盤的, 會不會是過度肥胖, 三高, 中風.
然後聽起來很懦弱的, 可以鐵人, 可以長渡泳, 可以定點集合拿裝備跑去部屬點.
或許有人唯心論, 說態度最重要, 他一定會幫台灣打仗.
(前提是你要先突破防線把武器送到他手中, 他連來集合的能力都沒有)
吵這個, 永遠近乎無解, 只有最後一刻才會有答案.
那句話之所以經典, 是因為邱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