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lifaung
1. 做全自動的才有機會, 還要靠人的可能有問題
2. 以為舉國之力就做得出來你應該太看得起中科院, 現在只是科科院的基本上做不到, 所以觀音那邊一堆廠商才有辦法做生意, 可惜現在技術來源被塑造成世界公敵....
3. 自行研發, 只要沒有淘寶貨(不可追蹤來源的現貨), 基本上都逃不開非軍事擴散條款.... (科科院現在也很剉, 很多東西都買不到了, 或是得要過東南亞一手才有可能弄到)
再補充一下, 基本上這個案子應該就是和執政後國X國造系列的一樣的東西
規格上, 看看對岸主力的登錄用兩棲裝甲車, 用50口徑能不能貫穿正面裝甲都是問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ype_...ighting_vehicle
準備這類東西目標應該是打城鎮戰
剩下的請自行發揮
|
殲敵於灘頭是最省事的。 打城鎮戰很麻煩,也沒那麼多便於撤退的位置可以佈署重型狙擊槍。
如果動能是4倍以上的25mm穿甲彈都打不穿共軍的兩棲裝甲車,
那這狙擊槍更打不穿,
這樣的話必須改成射程3~4km小型導彈,
其長度約100cm,可以由一般家用轎車運輸。
如果量產3~4km小型導彈,在沿岸佈署方面可以徵用民間車輛,也很方便。
車子開到射程泛圍內,看是要下車架彈,還是要在車上發射,原則上是射完就跑。
而且3~4km也比2km更有利於我方部隊的隱蔽與存活。
※ 3~4km小型導彈,類似的產品是反坦克導彈,這東西也能拿來打船艦,
市場上一顆大約300~600萬台幣,可重複使用的發射器材另計。
台灣如果自製,看成本有沒有辦法壓到一顆100萬台幣以下,這樣用起來比較不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