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NCK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國造重型50大口徑的反物質狙擊槍」計畫,建議導入電子瞄準系統

國防部正在執行「國造重型50大口徑的反物質狙擊槍」計畫,我認為這是好事,
因為50口徑的反物質狙擊槍的造價並不便宜,子彈也很昂貴,在國內生產也能確保供應即時且足量,
高倍數且能在夜間使用的狙擊鏡也是必要之物,這款狙擊鏡的造價同樣很可觀。

以狙擊1500m~2000m為例,需要使用30~50倍的放大倍率,且須具備夜視能力,
這在國外買的價格在每枝10萬台幣以上。
然而中共國可能發動侵略戰的時間點預計最快在2024年底~2025年初,真的沒有多少時間讓我們準備了。
我認為應馬上導入『電子瞄準系統』,可以快速擴充戰力,而且成本不貴,
而這個系統也必須由中華民國自行研發、生產。

『電子瞄準系統』的簡介:
https://youtu.be/Pmteh_NChOQ

『電子瞄準系統』讓沒甚麼用槍經驗的女性快速成為狙擊手的簡介:
https://youtu.be/q0oGZ4TZr5k


"50口徑的反物質狙擊槍"的主要用途:
攻擊在台灣沿岸搶灘登陸的敵軍船隻。

以台灣的海岸線來說,有利於共軍登陸的地方有14處,但是每處都放足量的重型武裝來把守並不可能,
萬一判斷錯誤,轉移部屬也很花時間,更可能來不及。
要防禦共軍登岸, 要攻擊在台灣沿岸搶灘登陸的敵軍船隻,
最佳方式為射程10~30km的車載型短程導彈, 然而這類導彈的長度約為2m~4.5m,
搭載的車體不小,愈大的車體愈不利於轉移部屬。

次一級的選擇,我認為是射程2000m的反物質狙擊槍,可以有效破壞登陸艇、殺傷來犯敵軍。
且轉移部屬也比"短程導彈"靈活。
以14處可登陸的海岸來評估,我軍至少需要2000枝射程2000m的反物質狙擊槍,
搭配觀測距離為2.5km的『電子瞄準系統』真的是火力驚人,
平均每個登陸點部屬143枝狙擊槍,如此數量才有足夠的嚇阻力、防禦力。

有人認為導彈之下的第一替代方案是坦克或戰鬥直升機,
我認為不可能,因為這2者在喪失空優的情況下絕對是高價的活靶。

目前國外的『電子瞄準系統』的有效觀測距離為900m,這還只是民間企業的實力,
若以台灣國家之力來發展,『分離式』的2.5km的電子瞄準系統並不難做,
這系統只是個『觀測儀+計算機+螢幕投射』的總成而已。

為何是『分離式』的?
因為觀測距離太遠,功率和鏡頭必定不小,耗電量大也代表要加大體積來放電池,
再加上需要夜視功能,過大的體積要架在狙擊鏡的位置並不妥。

以我接觸狙擊的經驗來說,
傳統方式訓練出一名800~900m級別的狙擊手,最少需要2000~3000顆的訓練量,
訓練時間也需要半年以上。
若想要2000m打的準,沒有5000發的射擊經驗是別想達到的。
而使用這種系統,正常人只要30~50顆子彈的訓練量就能成為800~900m級別的狙擊手,
但缺點是速成的狙擊手一旦沒有這個瞄準系統, 可能連50m目視射擊都打不準。
     
      
舊 2022-10-07, 12:16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NCK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