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ndy84 v.2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821
多重宇宙的“阿甘正傳”:“拉辛正傳”

一般來說,改編電影很少會完全一比一的翻拍外國電影,通常這樣做的下場就像拿炒好的菜再重新加熱,一定失去原味,就像美國版的“終極殺陣”。

但是“拉辛正傳”,除了成功做到一比一地翻拍外,在本片仍加入自己新意,不至於換湯不換藥,阿米爾罕真不愧是印度的良心!

用女主角強調女權提升,又會是飾演錫克教徒的他與對立的穆斯林之間宗教間衝突到和解,整個故事建立在原本“阿甘正傳”的架構上頭。

原先“阿甘正傳”為人所稱道,除了湯姆漢克精湛的演出,就是巧妙融合美國近代歷史。“拉辛正傳”,就如同多重宇宙版的“阿甘正傳”,把同樣的故事轉移陣地到印度去,但不失其主人翁正直的精神。

當然我問同行友人,他卻覺得後半部的長度顯然不適合當今觀影模式,整整160分鐘,似乎再修剪個半小時會更為俐落。

但作為“阿甘正傳”的死忠粉絲,我很羨慕他們居然能完整呈現阿甘的精神,就連最後一段,拉辛向芭魯,也就是珍妮,訴說她與他同在:

喜瑪拉雅山的夜晚、海岸邊的夕陽波光粼粼裡,沙漠的黃昏以及如同兩面鏡子上下照映的湖面,印度的美景猶如另一個美洲大陸,真是美極了。

此外本片與印象中的寶萊塢電影不同,沒有稱得上歌舞的場面,只有裡面角色在看歌舞片的畫面,但是運用一首又一首高亢嘹亮的印度歌曲,偷渡了寶萊塢的歌舞精神。

男女主角更是扛起印度版阿甘與珍妮的靈魂表現,雖然一開始很擔心阿米爾罕步上“他不笨,他是我爸爸”的後塵,被“開麥拉驚魂”嘲笑演成真正的白癡。

但是他延續“三個傻瓜”的大智若愚的傑出表現,把拉辛,印度阿甘活出自己的行動力,不過有幾幕大學時代,他的頭用特效移植在別人身上還是有違和感就是了,知道他之前演“我的金牌教練”那麼壯,卻變身很瘦。

芭魯,卡琳娜·卡浦爾演的珍妮,我看的印度片不多,常在新加坡的小印度捷運站的****看板上,看到她穿金戴銀的****,卻飾演貧困卻努力向上的珍妮,絲毫不輸原版的羅賓萊特。

納伽·柴塔尼亞飾演的巴拉,就是原本黑人角色的巴布,從原本吵著要當蝦老闆變成了內衣老闆,我本來覺得他是不是把這角色演變態了,但是讓後來拉辛成為內衣老闆發揮了功能。

最後最值得一書到就是美版的丹中尉,搖身一變巴基斯坦的恐怖份子穆罕默德,馬納夫·維傑詮釋從一個無惡不作的壞人,在戰場上被拉辛所救,從此隱姓埋名變成拉辛的商業助手。

這個讓穆斯林與錫克教徒之間的衝突化解,與人物性格再日後看到孟買大爆炸(強烈推薦要看澳洲拍的“失控危城”),發覺自己的同胞仍在宗教這個瘧疾(拉辛媽媽說的)裡沉淪。

他決心改心革面回到故土成立學校,幫助那些新世代不再被恐怖主義洗腦,讓本片相較美版的角色更走出自己的新意,提升更高意境。

差點忘記拉辛媽媽蒙娜·辛格,雖然沒有美版的經典語句,但是用印度食物取代原本的巧克力,一手拉拔拉辛長大。

雖然少了原版“性”惡趣,但是多了份東方女性的堅毅,特別是在逃難時,不惜割下拉辛的頭髮而向真主懺悔,不過我被翻譯感到困惑,錫克教徒與穆斯林都稱自己的唯一真神是真主,跟我的印象有出入。

總言之,“拉辛正傳”是建構在“阿甘正傳”之上的佳作,不但一樣有笑有淚,而且在印度同時點名的國族問題。它也啟發我下一個劇本“型男飛行日誌”,應該嘗試台灣版的“阿甘正傳”才是。

Ps.以後翻拍片應該列為一種電影類型。麗寶Outlet 應該是台灣所有Outlet 裡最漂亮的一個,但是影城So So,因為廁所太遠。
舊 2022-09-09, 11:27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84 v.2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