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arhelic
有看過頻道拍台北街景,應該沒有特別調色,但畫質不賴
一查果然是A7S3,你有這麼強的設備嗎?如果只是扛著機器拍
和他有什麼差別?吃東西的時候配這種影片,絕對會要求畫質,
甚至會要求色彩舒不舒服,配樂搭不搭,不然幾秒就轉掉不看了
|
我沒有跟他同等級的,
不過我的設備至少可以提供到YOUTUBE要求的4K 60mbps高出許多的200mbps..
色彩我不打算做過多調色,
我會前期灰卡校色,要多濃豔是沒有,但至少不會看起來怪。
配樂我應該不會放上,就是聽皆頭的聲音。
應該說,我設備的錄影能力應該還在各家相機大廠中的前段班
引用:
作者netblue
看來樓主的主題偏向「街景」?
這類影片因為拜疫情之賜
有一波觀看量
不過,可能慢慢會因為疫情消退而劇減
建議:
街景外可加入各地方特色
人、事、物、美食特產等
或是加入其歷史典故事件
字幕上多加註英、日文
台灣也有不少類似內容頻道
可以吸引或培養一些固定觀眾
|
這個我會放上,至少會在每個章節標上註解。
英文應該會放,日文得看看。
景點的話,我應該是 大眾運輸的起點=>街景=>景點(古蹟、風景)
然後稍微看一下有沒有冷門的地點與時段。
--------------------
其實我有想過拍台灣二輪、四輪、貨車大爺如何搞行人的,
這種機車很多在拍,但行人就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