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1996文章,當時一定是塔綠班完全執政、完全貪汙:
引用: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6192
公共工程為何落入弊案深淵

大至預算上千億的捷運,小至幾百萬的停車場,台灣大大小小的公共工程,幾乎都甩不開綁標、圍標、官商勾結的陰影。掀開公共工程背後的黑幕,究竟是哪些力量瓜分了巨大的不當利益?

507瀏覽數

文 刁曼蓬

天下雜誌182期

發布時間:1996-07-01

一九九五年台灣中央財政赤字加上特別預算,佔GDP比率高達三%,是亞洲四小龍中,唯一財政赤字的國家。
行政院主計處的官員指出,近年來持續推動公共建設,是造成財政赤字的最大因素。
然而耗盡國家資源的後果,呈現的公共工程,卻是滿目瘡痍。
四月間板橋地檢署起訴前省住都局長,也是現任屏東縣長的伍澤元,在調職前緊急發包「四汴頭防洪計劃」,底價八億元的工程,經由綁標,一下子跳升成十四億一千一百萬元。另一個與四汴頭規模相同的計劃,後來發包只有四億多元。伍澤元現正因涉嫌此案重大,檢察官要求具體求刑九年,並且被諭令以一百萬元交保。
負責偵辦的洪威華檢察官十分感慨地說︰「國家財政困難,要緊縮員額與開支,一點一滴、一百萬、兩百萬地省,另外一邊是整桶、整桶的往外潑。」曾經偵辦第一高爾夫球場弊案的洪威華,手中拿著一疊長達幾十頁綁標、虛報價格證據的起訴書。他痛心地說︰「太離譜了,浪費國家公帑,莫此為甚。」
中正機場二期結構主體工程,工程預算為四十七億五千萬元,但得標數為二十七億二千萬元,差價達二十億。

花大錢買來低品質

國內外總共九家顧問公司新規劃的高雄捷運總預算為兩千九百億元,但最後被經建會核定為一千九百八十億元,價差達一千億元。
「著名的十八標,亦復如此,」一位負責偵辦十八標弊案的調查局官員指出,三十四億的底價,當時議價的榮工處非三十六億不要,經公開招標,太平洋建設公司十八億兩千萬就標到,「這些都是端上檯面的案子,其他沒有辦的案子不知道有多少?」他說,「光靠司法單位辦案子是沒有用的,」這位司法官員搖頭。
花大錢興建一堆品質低劣的工程,是台灣公共工程的另一特質。
行政院公共工程會在兩年前第一次辦理的施工品質評鑑,在隨機抽樣五百四十二億元正在進行的公共工程中,有二五%「待改進」,換言之,就是有一百三十五億的工程品質不及格。
中正機場航站裝修弊案檢察官才偵查終結、起訴,立刻又傳出六年國建山線鐵路雙軌工程豐原到后里段試車出軌,涉及施工弊端。
「公共工程一出問題,犧牲的就是大眾,但是,近年來我們已經習慣沒有品質的東西,即使花了錢,也買不到品質,」公共工程會主任委員歐晉德痛心地解析公共工程品質低劣的現況。
「公共工程最嚴重的問題,是公務員素質不夠,沒有審核工程能力,」偵辦多次公共工程弊案的一位調查局主管說,民航局擴建處五個人審核兩千多億的工程,「每個人一進(調查局)來,就說看不懂,變成睜眼瞎子,任由工程顧問公司胡來,」他強調,有權的人無能,幾乎所有的公共工程弊案都如出一轍,一般小的工程也是如此。
「許多非工程單位也在辦工程,政府負責公共工程興建的組織體制十分紊亂,」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工程組長陳益昭說,像是建築房舍學校經常是總務部門在負責,有這麼多單位來執行,標準就出現不一致,自然容易衍生弊端。
一方面由於政府缺乏審核公共工程的能力,另一方面,民間主導台灣公共工程靈魂的工程顧問公司,因為缺乏法令的監督,已經發展成為公共工程綁標、圍標根源的關鍵。
目前的公共工程流程中,從大體規劃、可行性評估、財務分析、細部設計、規劃成形、結構安全、施工方法等,都掌握在顧問工程公司的手上。
例如,工程發包的底價,是根據顧問公司的細部設計而定,得標建造的廠商,一定要採用顧問公司設計的規格、品牌與工法,才可以通過驗收,取得工程款項,使得顧問公司的職權,變得舉足輕重。
例如航站二期裝修工程弊案的癥結,就在工程顧問公司設計的機電設備「綁規格標」--指定特殊規格、品牌,但是價格卻比同類型產品高出甚多的設備。
但是,由於法令規章的缺失,執公共工程牛耳的工程顧問公司,卻是一個有權無責的三不管地帶,成為當前的公共工程作業流程中的大黑洞。各方勢力就在處處漏洞中,搶食公共工程的利益大餅。

利益一條鞭

目前大約有一千四百家工程顧問公司,這些顧問公司沒有管理規則,也沒有資格限制,直接由經濟部受理申請發照,如一般公司企業。
更糟的是,目前沒有公共工程法,這些工程顧問公司,不論設計橋樑、道路、下水道、隄防等,如果設計不當,除非合約中有規定,否則很難追究責任。「當顧問公司執行業務出問題時,現在完全沒有辦法管,」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工程組長陳益昭表示。
再加上,現行遴選工程顧問公司的規定,「工程單位承辦人的權限相當大,不受審計單位稽查條例的限制,」行政院副祕書長張哲琛說,可由工程發包單位的承辦主管決定顧問公司的聘用。
工程委外設計的權利,以台灣省住都局來講,一千萬元以下,可以直接由局長決定。一千萬元以上報省,但工程是否要委外設計,仍然是由局長決定。
再加上現行的公共工程流程又提供顧問公司極大的空間,從最早的可行性分析、細部規劃、乃至監工等工程的源頭,幾乎都掌握在顧問公司手上,「只要與顧問公司取得聯繫,自然就有底價,」一家營造業者表示,工程弊端的源頭,就是由工程發包的單位,把規劃設計指定委託特定工程顧問公司,再聯合施工的營造廠圍標發包,形成上下游串連一氣的利益「一條鞭」結合體。
遭到起訴的「四汴頭抽水站防洪計劃」,就是典型:由負責發包的工程單位--前臺灣省住都局長伍澤元指示承辦人,將工程設計作業委託沒有專職人員的國豐工程顧問公司,再由國豐轉交國光公司兼辦各項業務。國光公司的負責人鍾太郎,藉取得工程設計的機會,主導廠商與承辦官員圍標與浮編工程預算,工程預算高達十四億七千八百三十三萬元。而工程規模與四汴頭相同的「塔寮坑」抽水站,在下一位局長發包時,工程底價只有六億一千五百九十萬元;招標結果,以四億七千一百八十萬元決標。兩個工程,其間差價超過十億元。
「這是典型的一條鞭的產物--官商連成一氣後,白道比黑道更可怕,」一位參與住都局防洪工程的顧問公司坦承,這是公共工程特有的生物鏈。
這種特有的生物鏈,造就各路人馬蜂湧設立顧問公司,爭相搶食公共工程的大餅。
關於工程顧問公司,經常引人詬病的,一是規模大(通常都有上千人)、專業水準高,但與工程發包單位有關係的工程顧問公司,如交通部幾乎都找中華工程顧問司,經濟部都找中興顧問社,而這些顧問公司經常出現底價偏高的爭議。
「組成分子都是公家機關的顧問公司,太老大,又有人情在裡面,預算編列浮濫的情形很嚴重。以中正機場裝修工程為例,司法調查前是七十九億元,辦了以後,就變成五十九億元,一進一出就是二十億元,」一位負責偵辦的司法官員說。
另一個引人詬病的,是民意代表或是承辦官員與有關的顧問公司「合作」,取得公共工程的設計監造。
「我們拿到住都局的一個防洪工程,就是透過兩位省議員而得來,」一家工程顧問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不止他們,「住都局防洪三期十五個抽水站,哪個不是這樣?」他質疑地說,一個三、四億的工程,按照二%收費比例,顧問公司大約只能拿到六、七百萬,而其中一半又要分給省議員,除了綁標,能有什麼辦法賺錢?這位業者直言不諱地說,只是綁大綁小的問題,像四汴頭,就是太離譜。

綁標嚴重

工程顧問透過設計採用專利、特殊規格產品、工法,抬高總底價,就產生所謂的綁標,獲取暴利。在公共工程中,一般而言,土木工程由於使用的材料價格容易公開取得,綁標情形較少;而建築的規格多,綁標情形也更多。機電由於涉及規格與標準,綁標情形也最嚴重。
住都局本身發包的工程,就曾經遭顧問公司綁過專利標。興建的停車場,就發生一種「螺栓」設計是專利品,全部工程是三千萬元,單螺栓一項就要三百萬元。住都局的一位主管指出︰「被綁了都不知道。」
最近主動向檢調單位與監察院陳情的東鴻建設公司提出,他們承包的高雄地區的「省台一線」拓寬工程遭到綁標。東鴻總經理蔡鴻仁指出:「由於顧問公司訂定的防水材料,市面上根本找不到,非得變更設計,而使工程嚴重落後,領不到工程款項。」
蔡鴻仁說,這是顧問公司明顯的「綁規格標」。就算承包的四億三千多萬元的工程現在完工,也形同虛設,因為進度的落後使這個原本計劃中銜接南二高高雄環線出口的聯絡工程,與南二高興建進度不合,國工局已經另闢其他銜接工程替代。換言之,有四億多的國家資源,猶如付之一炬的灰燼。
六年國建,更加重綁標的惡化。「這個餅太大了,」一位甲級營建商針對全部預算高達八.二兆的六年國建說,相對於五年前的工程,六年國建的每一個標都是很大很大的標,一個機場就是六、七十億,中和捷運段就是一百八十億。「一個工程有太多的利潤空間,白道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有利差,」這個有三、四十億工程承包能量的營建業者說。

人謀不贓 弊端難絕

要解決弊端連連的公共工程問題,人的因素比制度重要,主其事的心態比更多規範規則都要緊。「人謀不臧是一切弊端的根源,任何制度都有破綻,不是辦一兩個人就可以,」一位曾經主管工業區土地開發的業者說。
「一開始就不要讓這種不好的風氣得逞,」前交通部長劉兆玄一針見血地說。工程機關的首長最要緊,如果能建立一套公開透明的制度,切實執行,人謀不臧的機會自然降低。他指出,國道工程局一開始,從參與評選工程顧問公司的專家、工程顧問公司的標準、營造業者的資格能力、以及估價,都建立一套制度與電腦檔案,「不良風氣得逞的機率,就大為降低,」劉兆玄強調。
剛剛接任公共工程會主任委員的歐晉德也表示,顧問公司將來一定要建立技師簽證的制度,設計與規劃的權責要界定分明。使品質好、規模大的顧問公司有生存空間,不至任由現在的龍蛇雜處。
舊 2022-07-26, 04:05 PM #4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