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K大這個問題, 多年前老妹的孩子出生的時候, 彼此有討論過.
先說結論, 小孩連台灣國籍&護照都沒有, 進來就是外國人身分.
=> 記得是說小孩長大後再自己選.
跟K大類似, 我們兄妹也覺得解決問題以及生活並不會有困難.
自我認同不應該等於民族認同, 再說結論, 小孩上法語學校.
(那裡雙語制, 英文我妹會教, 日常會用, 法文會需要去學校學)
至此應該很明顯, 自我認同, 我們定義在身為人的一些準則.
而不是建立在出身, 人種, 還有家庭.
但2年多沒見了, 中文程度如何不知道, 跟爺爺奶奶視訊看來口語普普.
畢竟當初我們兄妹過去也幾乎就是不怎麼講中文過日子, 考上不同學校.
彼此書信往來也都是英文居多.
我不會注音, 老妹不曉得, 她可能會.
===
至於身為在當地的少數族群問題, 我提過一個好笑說法, 熟悉的陌生人.
或是講到工作的事情, 說過喜歡成為當地的外國人, 這不是隨便說說的~
讓別人把目光集中到我的成果, 而不是我是什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