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AirStorms
在中日戰爭的時候,漢奸走狗一直都是被暗殺的對象.
那些跟入侵者合作,侵害自己國家的走狗,一直都是不待見的.
|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_professor_book
日本學者:中共與日軍共謀對抗國軍
童倩
BBC中文網駐東京特約記者
2015年12月25日
引用:
中共特務與日本特務
《毛澤東 與日軍共謀的男人》敘述說,「1937年日中全面戰爭開始後不久,毛澤東就向上海和香港派遣中共特務,與日本外務省旗下的特務機構『岩井公館』的岩井英一、設置日本陸軍參謀部特務機構『梅機關』的影佐禎昭等接觸」。
遠藤收集的中方資料對此解釋說,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取得抗戰勝利,收集日本秘密情報,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勇敢地與日軍作戰發揮了作用。
但遠藤收集的岩井回憶錄《回想的上海》中則明確說,「事實完全相反,是中共特務把通過國共合作得到的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隊的情報提供給日方,目的存在弱化國民黨的意圖」。
遠藤的書詳細記述了1932年作為日本駐上海領事館情報部副領事的岩井赴任後,因漢語流暢,負責接待記者中日雙方20多名記者,包括後來被稱作「五重間諜」的新聲通訊社中國記者袁殊(袁學易)。當時中共報章上不時有岩井和影佐的名字,在延安的毛澤東也獲悉。岩�**棓媊釵b上海加強收集情報工作、並獲准設置了「公使館情報部」。
1935年6月岩井解救了被國民黨逮捕的袁殊,更增添了兩人交情。岩�**鰝劓K殊多重間諜身份,但不介意並援助袁殊再次留學日本,直至西安事變後才回到中國。岩井本人也在1937年回國,1938年2月重返上海,目的是「早期結束軍方挑起的戰爭」。
共產黨人與岩井公館

圖像來源,BBC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
2002年旅美中國學者謝幼田的《中共壯大之謎》也根據中文資料敘述中共向岩井出賣國民黨情報得以壯大的史實。
岩井在上海領事館設置了特別調查班,搜集蔣介石政府內部情報,尋求「講和」的機會。岩井全權委托袁殊組織新黨,並說:「為了達成全面和平的共存共榮日中新關係理念,不光是黨名,還要以真正理解這一理念的民眾、知識分子為對象,前身是藍衣社、中統團、以及其它黨派相關者,共產黨員都不要緊」。
結果袁殊招募了大批中共地下黨員,而所有經費由岩井取得公使館情報部長河相達夫同意,由日方支付。不過最終新黨運動演變成「興亞建國運動」,並在袁殊建議下,興亞建國運動總部起名「岩井公館」。
這個時期,袁殊還把匿名為胡越明,直接在毛澤東指揮下從事特務活動的前中共特工頭子潘漢年介紹給岩井,袁殊形容潘漢年地位相當於周恩來(中國前總理)。
岩井在《回想的上海》中描寫首次見潘漢年的印象是「非常穩重的知識人,卻又是瀟灑的都市人而令人好感」。並回憶說,此後每次都是潘漢年求見、提供國民黨政府和國軍情報,且以岩井公館作據點,擴大中共在香港的間諜活動。
日本情報費資助中共
岩井委托日本駐香港領事館的小泉清一每月向潘漢年支付2000港元作為收購情報費,加上由潘漢年籌辦多種定期出版的刊物費等,每次另支付潘漢年1萬港元。
當時,2000港元相當於一名香港華人警員5年的薪水,而日本每年向潘漢年支付的費用相當於一名香港華人警員60年薪水,而且尚不包括刊物費,最終這筆可觀的收入落入中共手中。
遠藤在書中指出「這就是謝幼田(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前客座研究員)著書《中共壯大之謎》的中共壯大理由」,而日本支付的費用大部分源自外務省機密費,岩井回憶說,支付的總額達30多億日元(超過2500萬美元)。
1937年,面對入侵的日軍,中共八路軍和新四軍希望抗戰,但毛澤東則堅持只拿出10%兵力用於抗戰。岩井《回想的上海》還披露,潘漢年通過袁殊向岩井提議,商談共軍與日軍在華北戰場上「停戰」的事宜,岩井因不懂軍事,把該建議轉手影佐,潘漢年從此開始直接與日軍接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