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Quaker2013
我支持降級,把資源留給中重症病患,現在確診數根本不是重點,重症、死亡率才是要注意的。
|
對,因為現在干擾正常醫療的東西太多
像為了保單的pcr、為了居家照護保險日額的視訊診療、要求用藥
這些都浪費了很大一塊醫療資源 使真正需要的人用不到醫療資源
但要怪這些投保的人 好像也不太對 爭取花錢投保的權利 天經地義
如果你有投保,只要在照護期間 掛個視訊診療 要個新冠用藥 就能每日多3-5千
正常人都會拼命想辦法擠到掛號 千方百計拜託醫生開藥
如果政府再不想辦法解決 讓兩邊取得平衡 最後倒楣的就是需要醫療的人
但我們政府行政僵化 防疫政策 跟世界主流比 完全倒行逆施
美國韓國等應付確診大增的作法都是快篩就認可 我們還在堅持浪費醫療採檢人力
幫一個準確度90-97%的東西作check
這個確認動作對絕多數人一點意義都沒有 他只是要請假證明跟領常用藥而已
明明有很多折衷方式,像盛行率高地區開放地方診所直接由醫師用快篩確診 一次診療就解決的事
簡單的事搞到更複雜 請地方診所作pcr問題一堆 事倍功半,因為自己沒有機器作還要後送 然後法傳系統又不穩,走診所pcr的人 有的4-5天後健保快易通才看到確診資料,搞到沒什麼診所願意加入
疫情嚴重 但一堆地方診所只能擺在旁邊看戲,白白浪費現有醫療能量
然後0+7 這種全世界都用在確診高峰過後的放寬措施 我們在上升階段就推出來
反正整個政策前後矛盾
一方面在加速共存速度 一方面醫療能量又沒讓他可以專心集中在醫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