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4940135
由於國鐵民營化導致鐵道公司以盈利為最高指導原則,為了與私鐵競爭的壓力下,出現了不合理的排點以及因大量增班而導致缺少運轉士,造成人才培訓的斷層,加上人員管理上的缺失,和新式保安設備的工程延宕,最終導致這次的事故。
綜觀這些原因,卻令人驚訝於各個層面居然無人能夠負責,雖然在「航空、鐵道事故調查委員會」的最終報告中,相當程度的分析JR西日本的企業體質,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因之一,可惜的是外界大多將焦點放在運轉士個人,也因此本書花了相當大的篇幅,闡述JR西日本領導階層的問題,與企業組織本身的防衛心態與自傲,阻擋了公司組織的改革。
更令人洩氣的是,組織與政治的鬥爭,讓整起事故的後續更加複雜化。加上相較於歐美調查事故真相遠比檢調偵查來得重要,日本卻不重視了解結構性問題的原因調查,反而更著重於究責與處罰,這樣的發展就是調查對象為了不被「刑責」處罰,而必須造假來規避責任,最後就如書中所述,都已經發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故,卻沒有任何事情獲得改善,這對遺族來說,不但是幫倒忙,也狠打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