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1
引用:
作者lifaung
接觸過的廠商做過的技術上大概分幾種
1. 雷達類, 用不同頻率的電波反射值反推
2. 綠光, 印象中不太準
3. 紅外線, 要用分光計分析, 相對貴
4. 人體表面體液分析
我之前看到的是第三項


政府文件有透漏一絲絲, 3種檢出, 以下截取:

GlucoTrack 測量發生在整個耳垂組織中的生理效應,而不是直接對血液或皮下間質液 (ISF) 進行採樣。 耳垂組織是一種皮膚組織,由表皮、真皮和皮下層組成,每層由不同體積的血漿、淋巴液、ISF 和細胞

這好東東啊~ 重點不是有病了來監控, 而是有風險就先累積資料交由醫師協助判斷!
(有病監控也是有用, 只是對我而言的重點)
舊 2022-03-30, 04:12 P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