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1947年7月孫立人在南京任陸軍訓練司令官,9月青年軍恢復師級編制,
31軍下有201、204、205三個師。11月孫立人將訓練司令部遷至台灣鳳山。
1949年1月調201師到台灣整訓,調204、205兩個師與201師之603團至
大陸作戰有去無回。3個師9個團剩2個……8月把剩下2團的201師調金門。
1950年3月孫立人任陸軍總司令。
1955年,蔣校長已經開始清洗孫立人舊部親近,將國軍軍官幹部去孫立人化了。
1958年8月,823砲戰,當時存活最能打的孫立人一系大多已經被軟禁、判刑、冷藏、
去職三年了。
201師既然是孫立人訓練過的,調到金門(當砲灰?不可憐,好幸福!)……
古人守得雲開見月明,守著金門十年遇砲戰……
一般國軍部隊金門、本島換防是幾年?10年、20年?

孫立人致力於國軍現代化,整編撤退來臺之國軍,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與預備軍官制度。
他被搞下來,制度又被“改善”成什麼樣子?

***************
孫立人是1942年中國遠征軍10萬人中的第38師師長。

1944年國民政府採行魏德邁計劃成立青年軍。

1945元旦成立,共三個軍九個師,全美式裝備,美國軍官教練。

1945年,31軍軍長黃維兵敗被俘。

1946年9月青年軍整編師

1947年7月,蔣介石將孫立人調離東北,出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官,在南京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負責全國國防新軍訓練的重任。

1947年9月青年軍恢復原師級編制,整編31軍,下轄201、204、205三個師。

1947年11月,孫立人將陸軍訓練司令部遷到臺灣省高雄縣鳳山鎮,並從新一軍調去幾百名他在稅警總團和在緬甸作戰時期的幹部,一同前往臺灣訓練新兵,在臺灣建立新軍。
(在台新培訓了陸軍第八十軍,管轄第二○一師、二○六師、三四○師,後編為台灣南部防衛軍團。)

1948年10月,調派204、205師赴大陸作戰。

1949年1月205師在北平投降,5月204師在上海被殲滅。
(1949年1月80軍(原青年軍)第二零一師調臺灣受訓。)
(1949年603團移防福建馬尾,遭到殲滅。)

1950年3月,孫立人任陸軍總司令,兼任台灣防衛總司令。

1954年6月,孫立人調總統府參軍長。

1955年5月,郭廷亮匪諜案。

1955年6月,看管孫立人,8月革職,10月開始軟禁……自孫立人被拘禁後,其親信部屬一一被調離軍職查辦,前後有300多人因與本案有牽連而被捕入獄。

1958年8月,823砲戰。

1988年1月,蔣經國病逝。5月孫立人恢復自由。

1990年11月,孫立人病逝。

其中201師
1945年9月組建
1946年9月整編為203師第二旅
1948年3月抽離改稱獨立第1旅。
1948年7月運至臺灣鳳山整訓。(wiki 青年軍條目)
1948年9月恢復原本師級建置,編制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八十軍之下。
1949年1月青年軍第二零一師調臺灣受訓(wiki 孫立人條目)
1949年603團移防福建馬尾,遭到殲滅。
1949年8月601、602團與師部移防金門,後重建603團。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4...%B9%B4%E5%86%9B



引用:
第201師,師長戴之奇/宋賀/潘華國中將(1945.10-),副師長鄒軫善,參謀長王寓農。1944年12月在四川璧山由第94師為基幹改編。師直屬部隊駐璧山,有通信電話排、軍士訓練隊(臨時)、衛生隊、搜索連(騎兵、摩托兵)、炮兵營(山炮、野炮,駐河邊場)、工兵營、通信兵營(有線連、無線連)、輜重兵營(騾車、汽車,為壯丁)、野戰醫院。下轄三個步兵團:601團駐虎峰場;602、603團駐銅梁縣城,每團有通信班、救護班、重機槍連、82迫擊炮連及三個步兵營、九個步兵連。總人數約13000人。1946年9月為整編第203師第2旅。


引用:
整編第二○三師:1946年9月在四川綦江由第201師、第203師整編而成。1947年7月擴編為兩旅六團制。1948年6月所屬第2旅調出由武漢行轅直轄,另行成立第2旅。1948年9月改編為第57軍,所屬第1、2旅改編為第214師、第215師。師長潘華國/陳鞠旅(1948年1月)

第1旅(原第203師),旅長趙秀昆 下轄第1團、第2團/1947年7月下轄第1團、第2團、第3團

第2旅(原第201師),旅長王寓農/索本勤(1948年6月)下轄第3團、第4團/1947年7月下轄第4團、第5團、第6團



引用:
1948年9月恢復原師級建制編輯

第三十一軍:1947年在台灣重新編成,隸屬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軍長廖慷,副軍長孫子仁(1951年在台灣軍法審判槍決),軍副參謀長徐憲章。轄第201師,潘國華任師長;第204師,龍嘯聲任師長;第205師,鄧文僖任師長。1948年9月,駐守台灣的第31軍收到緊急調令,要求該部即刻整頓,準備北上,前往華北戰場作戰。1948年10月中旬,31軍官兵從台灣出發,204師開往青島,205師開赴塘沽登陸。



引用:
201師:下轄601、602、603團,原建置為203師第2旅,1948年3月抽離改稱獨立第1旅,1948年7月運至臺灣鳳山整訓,1948年9月恢復原本師級建置,編制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八十軍之下。1949年603團移防福建馬尾,遭到殲滅;1949年8月601、602團與師部移防金門,後重建603團。1952年11月201師師部、602、603團與八十軍下轄之國軍第340師合編,改名為中華民國陸軍第49師。601團則被移編給中華民國陸軍第51師,為153團。師長彭戰存/鄭果(1949年2月)/周建磐(1952年3月)

204師:下轄610、611、612團,原建置為整編205師第2旅,1948年5月抽離該師恢復原師級建置。1948年9月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七軍之下,1949年5月上海戰役中在上海浦東被殲滅。師長藍嘯聲/萬宅仁(1949年5月)

205師:下轄613、614、615團,原建置為整編205師第1旅,後恢復師級建置。1947年底整編205師運抵臺灣鳳山整訓,1948年10月因華北戰事吃緊調回大陸作戰,在塘沽港登陸後,接到華北剿總指令,兵分兩路,一路北行進駐唐山協防,一路乘車出山海關駐防。10月15日,解放軍占領了錦州,遼西走廊國軍紛紛退入山海關。205師急電華北剿總及國防部請示。經蔣介石批准,華北剿總覆電,第205師先回運塘沽,然後與駐紮北平的青年軍第208師對調防地。傅作義未安205師進入城內,而是被分散到北平外圍幾處重要戰略據點守衛。1949年1月隨傅作義投降。1949年2月在北平被解放軍改編為獨立第62師。師長鄧文僖/張欽安(1948年12月)/金式(1949年1月)。
舊 2021-11-22, 01:57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