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4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引用:
作者二手舊貨商
我的大學生涯念得很喜樂...不是為混飯吃,純粹就是為了取得學歷,驗證自己到底是不是可以讀書的料。苗栗騎機車到新竹讀大學,來回共80公里,一面賞景,一面騎車,人生一大樂趣。
雖然念的是國立大學末段班,但是好歹也是大學畢業。
只可惜,高中沒唸到,不知道念高中是甚麼滋味...。
我常常想,若是農舍能處理掉,我就有錢讀碩班...夢想中的夢想...;想讀碩班,也不是為了混飯吃,僅僅是為了取得學歷;多讀一點書總是好的。


如果你的高中指得是「高中普通科」的話,這裡再提老梗了。
在臺灣社會,今天起算往前推三十年,這三十年間,
「高中普通科」最簡單來說「本質就是」為了「大學入學考試」而設立的「考前準備教育」的存在。
即便近二十年教育部在表面上換了再多的名堂,搞了一堆有得沒有的入學管道和考試方式。
「高中普通科」的「本質」基本上沒有變過,就只是為了「大學入學考試」而設立的「考前準備教育」的存在而已。
我在199X世代末高二升高三的階段的某天,偶然翻閱到了一本某國中輔導室發行的實體書籍「升學選系大作戰」,
看了書中的介紹,我才終於搞清楚「當時世代的」升學制度整個流程大致是怎麼一回事。
翻完書的當下我好想坐時光機回到國二階段,重新去思考我自己的升學之路到底要得是什麼。
當年世代的體制內教育的的國中階段,「完全沒有」「專門的課程」跟學生主動解釋當年世代的制度之下的升學之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搞不清楚狀況的就往高中普通科這條路走。
高中普通科畢業了,沒有繼續參與「大學入學考試」,並且進入大學體系繼續讀書,說難聽一些高中普通科畢業了什麼都不是。
如果國中生階段明確發現自己「完全沒有興趣」參與「大學入學考試」,那就不要進入高中普通科這樣的路子。
(不要跟我嗆說高中「音樂班」畢業的周杰倫這些少數特例來說嘴)
舊 2021-10-04, 09:44 P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