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
引用:
作者moronNZ
其實差異就是在退休後.....台灣的房屋持有成本太低了, 對退休後的現金流沒太大影響,不用賣房, 也就沒有賣壓. 下面這比較就是例子.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898757?page=2
裡面台北的房一年只要繳一個I5 CPU的錢, 在美國你要繳一顆CANON大砲的錢. 對於退休的人這是很大的負擔. 7000元是月薪22K的1/3, 10000美元是30000多美年薪的1/3, 差異非常的大. 一個是你只要一個月去做1/3也就一星期多就夠了, 在美國你要做四個月. 在這時候的哪個輕鬆容易很明顯....國外自然就是賣房換便宜地方去, 有賣有供及自然價格上會比較友善.
|
歐 對了 那個文章裡面 換算成台幣好讓讀者了解美國加州的房稅
問題在於 他舉例的房屋類型購買對象不會是 台灣一千八百萬房子的購買客群
因此沒有提到購買客群的購買力 而加州更是美國的高房價集中營
文中 SAN JOSE 這個區域更是熱門 因此這個議題來說 會有不只單純一個「價格」面向
還會有一個叫做「規格」面向
然後換算台幣之後 看文的人感覺好像持有成本有48倍的差異很恐怖
這個就跟一些人去國外買可樂覺得爆幹貴一樣 是用台灣賺錢 國外花錢的錯誤想法去思考國外買房的問題的
引用:
作者Earstorm-5
沒有什麼狂不狂的, 台灣就是要投資房地產, 甚至工作不是很好也是要把錢花在房貸.
日常突然有什麼問題再來跟親戚哭, 跟父母哭, 跟孩子哭, 找能哭的人哭就好, 熬過去.
沒聽過成就都是他們努力熬過去得到的, 但沒聽他們說是怎麼熬過去的, 因為誰能熬.
..
抱歉, 酸了點, 但你會很驚訝有多少人是如此. (賭很大而完全沒有麻煩到別人的, 很稀少)
|
這不算酸 相反的 很實在 很多人買房都是打落牙齒和血吞
熬得下去的才有辦法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