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amuy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1
您的住址: 路很小條的新莊
文章: 427
引用:
作者ireaco
想問個技術科普一下~

某T牌性能級SSD使用下列方案:

Phison PS5012-E12S-32 帶DRAM方案
我查了一下這種方案控制器可以搭異步容量的DRAM組合(如2TB配1GB_DRAM,1TB配512MB_DRAM)

各式評測出來的數據表現跟搭同步容量的控制器方案一樣好甚至部分還超車!?

有嗎?

我看到的幾篇都沒比SN750跟970 EVO PLUS好啊?

包括去年底的Topmore兩篇,跟比較近期的TEAMGROUP那篇



至於評測的話,我只信兩種東西啦


一種是全盤寫入,連測兩次

為啥連測兩次呢?

因為可以看出SSD在滿碟兼髒碟的時候對SLC Cache的機制這樣

目前自測+看過的測試

只有上面講的那兩顆因為賣得比較貴,還有做Over Provisioning (OP)

所以就算是這種狀況,還能撐個十幾二十G的高速度後才會降


再來因為一般死老百姓的用法

老實說只會用到幾個寫入狀況

1.全盤寫入對映的是大檔的1MQ1T1

2.跟小檔的4KQ1T1這兩個

這種摻在一起做瀨尿牛丸的混合狀況

在搬一堆原本舊主機裡的的檔案到新SSD上

以及安裝大容量MOD的遊戲就會遇到(像麥塊、少女卷軸之類)

至於4KQ32T8會遇到的狀況就比較少,大部份是模擬器多開


另外就是電腦的GC跟Trim因不明原因秀斗

或是因為一直在寫入(掛BT),系統來不及處理(GC&Trim)的狀況

這種算髒碟寫入,比較難測



但一般人跑的CDM快餐跑分

其實反映不太出來這種使用狀況的真實數據


通常都是髒碟髒到一定程度然後又跑個分

才會發現


只是就拿1T版來說吧

二線廠的SSD,跟效能級的SN750& 970 EVO PLUS 的價格相比

頂多差個5~6百塊

我是覺得沒必要省那些錢就是...


因為我認為一般人消費級的主機上

M.2插槽頂多就兩根,最多三根

而且CPU直通的只有一根,插了就沒了


又不像SATA走晶片組通道給你隨便插,買爛一點的沒差

M.2槽是插了一根就少一根的位子


真的要效能就去買那兩顆有NAND廠的效能級就好

其他就隨緣想抽抽樂就去抽吧,風險自負
 
舊 2021-07-20, 01:19 AM #101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mu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