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oodpig
因為指揮中心太保守,一開始只用全體國民的六到七成施打率去抓訂購量
這麼少的總體訂購量,以東洋當時的時空背景,BNT才剛開始做三期
東洋的冷鍊承諾也不能盡信,200萬可以理解
尤其當時幾乎沒有疫情可言,變種病毒也還沒開始肆虐
所以我才說一切的源頭都是訂購量太保守
如果像其他國家一樣每個人都抓兩三人次的劑量
那輝瑞當時的訂購量就可以比較多
當然也可以說是護航國產,在有限的總體訂購量下排擠了國際疫苗
不過我認為源頭還是總體訂購量太過保守所致
|
指揮中心保守認同,但我覺得主因還是執政者目光短淺
台灣疫情少是幾乎以半鎖國方式及人民夠聽話口罩戴好戴滿的方式換得
在全球疫情未解前,盡速取得疫苗讓人民全數施打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