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吼吼熊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4
文章: 9
引用:
作者dkjfso
我提出下面疑問哦
氫氣爆炸的威力應該範圍有限
核電災害主要的考量應該還是人體受到幅射污染的傷害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011_results.jpg

上面是福島事件疏散圖,最遠疏散距離是35公里外的飯館村。

假設核四發生事故需要疏散同樣的距離,那麼有哪些地方會需要疏散?

往西的話,從台北101,往東到內湖、南港、汐止;往西北的話是整個基隆市;往南的話到宜蘭市中心,包含礁溪、頭城,都是可能的範圍。

這個是簡單的小事情嗎,我不這麼覺得。



引用:
作者dkjfso
不過燃料棒的問題在核1~3廠其實都是已經存在的了
核1~3廠也都同樣需要抽水來做冷卻
為何我們會擔心新蓋一個核電廠(不是核四)它會更容易遇到事故讓燃料棒溫度失控?


https://upload.cc/i1/2021/05/21/lPG0Az.jpg

在系統可靠度有個澡盆曲線,說明系統的風險與時間的關係。

簡單來講,在最早期與晚期的時候,發生問題的機會最大,在中間的時候最低。

就拿開車好了,最容易發生事故的時候,通常是在剛剛拿到車子,使用者不熟悉這車子的操作等等,甚至有些人會想測試車子的極限,做出極限駕駛;

或者是後期因為某些元件老化,開始有些毛病。

一旦熟悉了這台車以後,在中間的時候,發生事故的機率就會小很多。

東西是新的不代表它就是一個穩定的系統,就像開一台全新但是不熟悉的車子一樣,發生問題的機會大很多。

而核電要能夠使用的前提是它絕對不能夠發生問題,這個真的很難,難到幾乎不可能,特別是一個這麼大型工程。

風險永遠都是存在的,如果沒法承擔它可能的風險,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做。
舊 2021-05-21, 12:08 PM #2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吼吼熊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