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超軼絕塵
我自己就是傳產老闆
周遭也都是這種的
為何難改!?
1.規模小 資本小
一般人只愛嘴砲老闆開豪車住豪宅卻不改善生財工具
但事實是豪車豪宅比起廠房 設備根本只是零錢
有人知道一個工業區內400坪這種很標準的廠房要多少錢??在台中弄起來一億還遠不夠耶
而台灣一堆所謂的老闆根本手上的流動資金不會超過3000w
有點概念的就知道要保持當前組織健全營運連個300w都難動好嗎~這種差距一般民眾理解了嗎?
(之前去參加幾個產業園區投單發現8成以上根本連破千萬流動資金都沒有咧...
也就是說拿個百來萬出來就痛得要死了也敢來投...)
那是不是繼續龜著偶爾享受一下比較實在?
2.前景不明
同前很多產業都搞了20年 30年甚至更久了
一直都在弄這領域的特定幾個東西~利潤就這樣低
除非有個超特別得靈感一口氣反轉大超前且市場也接受非常好
那就有投入大資本擴大的價值
但事實呢?台灣一大堆小公司其實手上也...
|
有經驗的來了~ 很久以前就說過一台2千萬, 嘴上說投資升級都很敢.
結果實際上買張顯卡都要計較幾百塊的人講出來特別沒有說服力.
而且機器要運作還有浮動成本.
.. 綜合我前面說的, 以為要買要做就可以? 要申請許可.
你買機器或許不用, 進口就要了, 加電就要了, 看你會不會搞這個.
還有一個重點或許超兄不敢講, 畢竟有家有業綁死了.
你要投入也要看所屬陣營跟地區的前景啊! 特別是硬體設施.
工作者都曉得一個人獨力難支了, 更何況要投入數千上億.
不要到時候全部打水瓢.
說一個目前現況啦~ 不論是戰略物資或者藉口減碳減產量都可以.
原物料給你卡住+漲價, 匯率給你下去, 你這裡就虧了, 這領薪水的無感.
然後呢? 你稅不能少繳, 勞健保不能往下降, 動員工薪水更是不可以.
只能靠過去積蓄撐, 不然就是很多張口說的, 沒競爭力就收一收.
很多張口其實紅茶漲5塊錢就叫了, 但匯率從30->27.8還很無感.
我也是領死薪水, 但看這個真的是驚心動魄~ 哪天這裡就裁撤了.
一筆筆數萬美金就要虧多少, 一次1千5百萬台幣的回收是少了多少.
稍微用%數算一下, 都很刺激的.
很多抓不到10%的, 去年都是吃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