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T-MAN
已經提到"台中電子街"和 "今X電子" (很明顯就是電子產品要用的!)
不過! 其實我也不知道"電子街"有沒有賣電焊器材(鐵工)
-------------------------------------------------------------------
所以無鉛的融點較低! 焊點的強度沒影響吧!
|
無鉛的熔點比較高,
63(錫)/37(鉛)是185度,一般烙鐵頭作業溫度是310左右,
無鉛銲錫是210度起跳,烙鐵頭作業溫度是330-350左右,
如果是要自己家裡維修用的,用有鉛63/37或60/40就好,
不要用無鉛的。
不建議一般人用含銀的焊錫,因為含銀焊錫的作業溫度很高,
至少要有350度以上,不然銀不會熔,反而造成問題。
63/37是目前公認最好的焊錫比例,除了溫度外,還有
共晶熔點相同的特性,可以降低冷焊虛焊的機率,
焊點強度也高,所以即使業界已經為了配合ROHs普遍
採用無鉛製程,仍然有大量的63/37,60/40的焊錫在
市場流通,一般維修,除非是量產品生產維修,不然維修
市場大都還是採用有鉛銲錫。
焊錫建議買固品或新原的,其他就的儘量不要,歐美日的
大品牌確實好用,但是已經被市場炒得太高了,而且很難
確定來源真假。如果歐美日的有十分,固品或新原的也有
八九分。
焊錫的重點有三個,錫、鉛跟其他金屬的比例,錫、鉛的
純淨度,焊錫芯的助焊劑。
錫比鉛貴很多,所以有一些雜牌或沒有品牌的,雖然標示
63/37,但實際上錫的比例或其他金屬的比例偏低。
好的焊錫,錫的來源是從原礦提煉出來,含雜質較低,
市面上低價的雜牌焊錫,錫的來源是回收的,容易含有
雜質,造成焊接時不好吃錫,焊點容易出問題。以大陸
來說,公認焊錫品質穩定最好的是雲南的白猴或雲錫,
因為雲南是產錫地。
現代的焊錫,錫絲中心是中空的,會填充助焊劑,協助
焊接,品牌焊錫填充的住焊劑的種類大都是松香免洗的,
雜牌的則不一定,有些為了表面上的好焊,會用酸性的
助焊劑,時間久了,會腐蝕焊點跟PCB。
額外的助焊劑不要亂用,尤其是類似那種很便宜的
日光焊油或貴貴的goot BS-10,那種都是凡士林調配
酸性物質,主要是用在焊電線或是電器接點的,不是用在
PCB上的。如果不常焊接,焊點也不多,建議直接用錫絲
內的助焊劑,最多就是多熔一些錫絲,把助焊劑熔出來用
。
焊接完如果沒有焦黑,只是焊點附近油油黏黏的,可以不
要管他。除非你用到特殊的金屬錫絲,是用酸性助焊劑,
不然一般錫絲裡面的助焊劑大都是免洗的,影響不大。但
是如果有焦黑的情況,最好要清理一下,因為那表示住焊劑
被碳化了,導電度會比較高。一般清理的選擇首選是
IPA異丙醇,所謂的洗板水大都是IPA加上其他助洗劑,一般
自己維修的話建議是用95%的酒精,用牙刷或不織布清理。
有的人會用去漬油或甲苯,甲苯是最強效的清洗劑,但是
風險很高,不建議。
烙鐵建議用40W的,使用上就只要避免單點焊接太久就好,
有的人會建議30W的就夠用,實際上確實大部分的焊點
30W的烙鐵就可以處理,但是新手在熔錫焊接上,建議瓦數
高一點會比較好用。烙鐵頭最怕空燒,所以只要做到隨時都
有錫在上面,就不容易氧化不吃錫,我的習慣會在關電源前
讓烙鐵頭再多吃一些錫,後面再用的時候也比較不會空燒。
如果只是偶而焊點東西,台製的木柄烙鐵其實算堪用,
一把也才不到1百,當然,日製goot或hakko的一般烙鐵也才
3百左右,差異是在電熱絲的壽命跟烙鐵頭的耐用度。
台製的烙鐵頭比較容易被燒到氧化不吃錫,或鍍層厚度不足,
裡面的銅頭裸露後慢慢地被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