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rstorm-5
如果你管過跨國跨廠眾多機械設備, 你會發現把全部都設成終端資料收集機送中央最簡單.
改版中央改, 地方就是訊號接受, 螢幕鍵盤, 跑基礎硬體的軟體/驅動即可.
|
VDI...價格精美
Horizon 價格也頗可觀
不過你少了一個東西就是本機輸出端
譬如點陣報表,VDI不見得能對應某些老舊的輸入port
另外就是資料格式的問題,淘汰老舊設備跟資料庫並不是問題
就是$$$$的問題,另外一個就是維護的問題
某一些新資料庫沒有定義好舊資料庫的欄位
變成上了之後 report的報表有問題
不然某壽險公司換了新資料庫之後狂出包
再來台灣中小企業很喜歡客製化報表
客製一堆報表,結果新資料庫欄位不對,出來報表就是有問題
動輒都是數百張,根本排除不完
引用:
作者Dz6810
更何況商業化其實對軟體往往是傷害,
例如安裝時夾帶贊助廠商軟體,
偷資料賣廣 告賺外快,
為了賣新版, 持續添加畫蛇添足功能, 搞到越來越肥越難用,
搞小圈圈, 交換親和性差, 好多賣一些相關軟體.
反而很多免費小軟體, 功能雖簡單但很貼心 ,一用十幾年絲毫不想去升級,
去除商業營利目標, 我覺得反而可以讓軟體廠商專心把軟體本質做好.
|
你那個不叫商業化軟體,你那個叫做共享軟體(Shareware)
本質上是提供一部分的免費可試用,一部分所掉付費軟體的功能
但常常免費可試用的功能已經滿足大部分使用者,下載量跟購買量不成正比
當然只能塞一些****來回收點成本
另外一個是免費軟體(Freeware)
有些根本沒更新了,當然始終如一,不過遇到微軟更新之後,能不能繼續使用
就是一個問號了,軟體廠商終究是要營收
商業化軟體不見得是傷害啦,肥不肥大各家軟體設計的問題
但收不收資使用者資料無論免費還是付費,應該都有這個問題
如果除掉商業營利目標,我只能說,如果工作不付我錢,老子肯定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