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OLDHAN
雖然首批11萬劑數量看起來不大 但是我相信對防疫應該幫助很大
以台灣目前境內沒有疫情來說 把有限資源守在第一線
像當初桃園醫院之前的情況就能有效阻絕掉了
至於疫苗疑慮 外國施打至今 數據樣本愈來愈大 數字也會愈來愈精準
要消除疑慮 其實就是政府將所有他國施打得到的數據、資訊公布
公佈的愈清楚 民眾就自然能判斷了
最忌諱的就是挑有利訊息公布 讓數據看起來很好很棒根本是世界最棒的疫苗
然後被立場不同的媒體找到其他數據攻擊
我對政府防疫最不滿的地方也在這裡,每次公布的訊息都是篩選過後的
一個防疫足跡公布的零零落落,根本自找麻煩 自毀公信力
|
世上沒什麼"民眾自由判斷" 這就是疫情中心想避免的事
百姓跟政府的考量的利害順序是不同的..
政府的作為要以"整體防疫"為最先考量
民眾考量的卻是"自身利害""自身利益"最大化 及最小的風險
這之間是有矛盾 也不是你說怎樣就怎樣的..
講最簡單的 桃醫爆發感染 周邊商家 基本上根本沒有問題
近兩個月來 也沒出現在任何在醫院 感染者家庭外的病例
但這些店家生意至少掉兩三成以上 如果你是該區域店家
不覺得這是很倒楣的無妄之災嗎? 不要忘記疫情怎搞 你的員工 你的店面房租都要付的
生意掉兩三成 很多小生意等於直接做白工 叫誰賠?
如果衛福部判斷染疫者在該處停留時間甚短 也沒特定接觸誰
是不是應該盡量避免將其公布 影響其業績? 他們沒有犯錯 不是嗎?
如果今天站在百姓立場 我就是知道該店家已經被染疫者接觸過
我也不信任這位染疫者會完全交待自己行程 可能故意 可能自己也記不太清楚
所以我選擇根本連碰都不碰 甚至遠遠避開 這樣因為疫情被影響的經濟活動
甚至更嚴重的獵巫作法 不是會導致更嚴重損失與後果
沒有誰對誰錯問題 這是立場不同導致的後果 政府不是只有把病毒關住/擋住就了事
不然我們直接封國不是最好? 百姓卻很容易選擇出風險最小 利益最大化作為
這就是整個防疫過程要避免的..
因為這些社會損失 會導致民眾對防疫不願認真配合 損失算我的 被獵巫也是我倒楣
政府雙手一攤說你認了吧 你下次還會配合嗎?
政府為什麼針對性公布? 因為要判斷風險 這是專業判斷 不是老百姓來看
你沒有這種能力 或是你很容易被帶風向 例如某位前署長若告訴你要完蛋了
桃園要封城或封區 人員都不要進出桃醫周邊區域 你會認為絕不可能?
他講他的 你做你的 你可以用自己的常識判斷根本沒關係? 有幾人做得到?
別鬧了 光是台灣人最流行的跟風排隊 就一票不理性的 還防疫?
所以全世界沒有國家是"完全公開透明"在防疫的 人性就是如此
選擇性公開是必然的結果
除非有什麼"內情" 否則政府沒有動機去刻意公布或不公布什麼情報
一切就是要以"防疫"為根本 但不是老百姓那種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也不是像對岸那種封城了事的粗暴手段 這中間是要妥協的 做出專業與群體利益判斷
這就是政府的功能 百姓要選出政府 就是要他們做出這種判斷來施政 執行業務
老百姓要做的 就是授權 然後把這四年執政成績 做為你下屆投票的參考
不是你什麼都想知道 什麼都想下指導棋 那不是你的專長與業務 你能考慮什麼通盤計畫?
監督也不是老百姓來做的 而是民意單位去處理 陳時中與衛福部官員
必須向立院報告業務進度與被各種如書面 正式質詢 向他們負責..
對他們釋疑 包括一些內情或機密事項 只有在正式監督關係下才能進行
國會議員要接觸到機密與一些有保密或保留必要的業務 是要簽切結書的
老百姓願意嗎? 做得到嗎?
就像國防部某些機密一樣 不可能公開給你百姓知道
衛福部有沒有這類狀況 當然有 疫苗取得就是如此
陳時中不是專業公衛或感染科出身 但是他手下疾管署等專家能跟他開參謀業務會議
卻都是相關專業裡佼佼者 版上沒有任何一個人 有資格跟他們上桌開防疫會議
你一個或一群百姓能比他們行?
很顯然的 台灣人已經越來越多人懂得如此
所以目前政府的支持度始終很高 不用帶什麼風向 成績擺在前面給你看就夠了..
政府負責的對象是"群體" 不是個人 如果政府要為你"個人"利益服務
那麼根本不用去討論什麼藻礁要怎保護 當地居民認為不行 就是不行
有本事你用錢砸到他說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