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DSKING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652
灑錢救盤價果農還不相信、要國人多吃、老共打壓情緒勒索,只會減法不會加法,全世界找不到這麼蠢到有剩的政府

https://youtu.be/aSdiKoqVGfI

【專家之眼】鳳梨問題燒出蔡政府的無能、亂花錢與嘴砲

中國大陸暫停台灣鳳梨進口事件,燒出了一連串民進黨執政的問題。

首先是無能。綠營之前就一直批評國民黨執政時台灣經濟太依賴大陸,10年前民進黨蔡英文主席說過「必須維持整體外貿平衡,不能過度向中國傾斜」

許多人因此決定換黨執政。但這麼多年過去,綠營執政下,我們其實更依賴中國大陸市場。為什麼執政這麼多年想改卻是更依賴?是不是無能?

有意思的是,針對前陣子有關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誰依賴誰」的問題,民進黨認為數字走高是台灣產品競爭力大幅升級的結果,讓中國對台灣產品的需求更多、更高。那現在情況又是怎樣呢?

綠營其實是有努力的。這就燒出了第二個問題:他們努力方向是什麼?之前花人民血汗錢成立的新機構又做的如何?本文就只談與鳳梨事件相關的「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台農發)與台灣農產品外銷平台。

2016年底由農委會輔導成立的台農發,第一階段資金募集2.4億元,是由8個股東出資成立,包括台肥公司8000萬元,外貿協會、兆豐銀行、中盈投資(中鋼集團子公司)各3500萬元,雜糧基金會、CAS協會、國合會各2000萬元,全國農業金庫1000萬元。董事長月薪約15萬到16萬元。

當初農委會表示,台農發要協助台灣農業重新調整產銷供應鏈、「擴大新興出口市場」,改善供貨體系,建立完整的國內外銷售管道,並重整農產品進出口常軌運作機制

後來外界批評該公司連續虧損該整頓時,政府卻推說此公司非公營企業,出資者為「8家民營公司及財團法人,政府部門沒有資金挹注」。讀者們可以看一下上述出資單位,自行判斷那些「民營公司」及財團法人的背景。

2019年蔡政府再成立台灣農產品外銷平台,目的是媒合農產品外銷及解決外銷環節問題;雖說比對農委會執掌事項幾乎相差無幾,但說好聽些總是多一分力,現在看一下成立目的與鳳梨、乃至於其他農產品的外銷,成果是什麼?上述兩單位目前為止默不作聲。

瀏覽一下單位主管言行,就又可以發現綠營治國不行,嘴砲一流的功夫:2019年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傳台灣農產外銷破紀錄之餘,關於新興市場的開發,他說,農委會曾去包括中東、俄羅斯和新加坡,希望找新的通路,9月也會在沃瑪超市裡面設專售台灣農產的專區。

這些機構與說法等於打臉目前綠營的官話。為了解決鳳梨危機,農委會說他們將提撥台幣10億元進行內外銷售,確保所有鳳梨的產地價格維持在過去2年平均水準之上

台南市長黃偉哲則在臉書貼文「吃爆台灣鳳梨challenge」,籲請農友們放心,市府與農委會一定會協助鄉親,全力支持鳳梨行銷,「台南鳳梨有信心」、「中國不買,我們賣向全世界」。

給你5年,鳳梨外銷還是這樣依賴大陸市場,現在馬上要開始鳳梨收成季了,政府卻說可以賣向全世界。而內外銷售鳳梨需要10億元,怎麼花?我們實在很好奇這些手段是什麼

中國不進口台灣鳳梨怎解?謝龍介提讓農民破涕為笑解方

中國以在台灣鳳梨檢測出介殼蟲為由,宣布於3月1日起暫停輸入,許多綠營政治人物也呼籲民眾支持台灣鳳梨

對此,協助果農將鳳梨等水果銷往中國的國民黨副秘書長謝龍介指出,說多吃、賣到全世界都是空話,定調檢疫才是解決之道,要盡快和對岸談判,並在包裝前全面做好燻蒸,把介殼蟲去除,才能讓農民破涕為笑。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對於鳳梨外銷中國受阻,謝龍介點出,台灣鳳梨出口地都是鄰近國家,沒辦法賣到較遠的國家,是因為鳳梨是多水分的水果,無法長期放置,且東南亞是世界主要鳳梨產地,也不太有機會買台灣的鳳梨;中國除了近,還有龐大的消費市場,成為台灣農產品的優勢。

謝龍介提到,有人提出補助民眾購買鳳梨來因應,但1箱鳳梨要7天到10天才吃得完,消費者也不可能餐餐吃鳳梨,而且鳳梨每天都在採收,問題依然在,趕快談判才是解決辦法。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台灣鳳梨的輸出的合格率是99%,但謝龍介質疑,實際上其他鳳梨都沒介殼蟲嗎?謝認為,邱太三上任陸委會主委,就顯示兩岸事務的處理要轉向了,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強調是檢疫問題,這樣的定調就對了,因為依照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規定,定調檢疫的問題是可以透過談判協商解決的。
舊 2021-03-01, 12:49 AM #8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DSKI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