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dx
*停權中*
 
cd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https://udn.com/news/story/120657/5282876
學者曾示警 鳳梨銷陸「品質管控愈來愈糟」
2021-02-28

針對台灣農產品進出口檢疫問題,「水果政治學」作者、黍離策略顧問執行長焦鈞昨天表示,台灣鳳梨被大陸海關驗出介殼蟲有害生物,在雙邊沒有辦法直接、間接溝通磋商的情況下,台灣方面確實只能啞巴吃黃連,鼓勵國內民眾多採購食用鳳梨,只能治標不治本。

焦鈞指出,為因應不同的國家輸入標準,台灣貿易商會和農民間有一定的合作默契。台灣金鑽鳳梨近幾年確實在大陸市場受到歡迎,但也出現一些問題。早在二○一九年初,焦鈞曾就兩岸水果貿易問題撰文指出,台灣鳳梨出口超過九成依賴中國大陸,但銷陸的品質管控近幾年來愈來愈糟,若台灣的出口商再不好好管控品質,將影響台灣鳳梨外銷。

林姓出口商則稱關鍵在於農民態度。他表示,金鑽鳳梨保存差,適合短距運輸,銷往對岸通路走的是小三通模式,入關程序相對其他國家簡易,包裝、貨櫃設備自然不用升級,「現在就很好做了,何必改進?」

高雄大樹農會總幹事張清榮說,日本檢疫相對嚴格,且日本也有企業到菲律賓等國家投資種鳳梨、香蕉等水果,再回銷日本,也影響其他國家的銷量。

張清榮說,很多人質疑國產水果為何銷往大陸的占比如此高,原因在於水果有保存期限,要銷往歐美或中東等地,運輸時間長,有些水果保存期短,若採空運,運費成本拉高,貿易商將本求利,不會捨近求遠。

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雷立芬表示,中國大陸與台灣口味相近,運行距離短,做生意也可用中文溝通,比起跟歐美得靠層層關係方便。如今產品出現問題,就去解決問題,「人家好歹也是找了一隻蟲,就從蟲下手」,若蟲消失了,對方也就沒有藉口。

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強調,台灣外銷政策不能集中在單一市場,兩岸間一直都存在隱憂,與其一直受制於人,熱帶水果應該往北方賣,如日本、俄羅斯等,過去台灣努力力道不足,不該發生問題後才找救兵。

焦鈞認為,鼓勵國內民眾多採購食用鳳梨畢竟只是治標,治本之道有賴行政團隊跨部會合作,輔以國內優質的生產者、貿易商,重新檢討中國大陸以外市場開拓困難的原因,以及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市場的「風險值」,再進行策略規畫;至於國外市場的開拓,是一條漫漫長路,短期間內只能先從已有基礎的日本、香港市場著手,降低衝擊。

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林志鴻強調,二○一八、二○一九年鳳梨輸陸比率達九成七,去年降至九成一,同時間外銷日本、新加坡、香港的量都以倍數成長,分散市場已有初步成效。
舊 2021-02-28, 10:56 AM #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dx離線中